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正義明道論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90000031812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王則修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4)
描述:
內文: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萬古此義。萬古此道。道與義相輔而行。義與道相因而至。自道義不明于天下。世之談道義者。別有所謂義。別有所謂道。而非聖賢之所謂義與道也。聖賢之所謂義與道者。大中至正。燦然明若日星。故世運有隆替。而道義無古今。惟其正而不偏。斯其明而永耀也。何今之各義其義者比比也。有箇人主義。有社會主義。箇人主義近於隘。社會主義鄰於偏。偏與隘。君子不由也。且今之各道其道者何多也。有以為我為道。有以兼愛為道。為我則入於楊。兼愛則流於墨。墨與楊。聖人不取也。又況口談道義。而己之所行者。皆不道不義之事。望人之以道義施諸我。而我之施諸人者。皆不道不義之尤。一若道義為我而設。可以獨享道義之權。他人不得而爭也。且若道義為我而新。我之道義。乃我一人之私。而非天下之公也。噫、其視道義亦太不廣矣。今有歧路焉。不為之正告。則終入於迷途。有暗室焉。不照以明燈。則終沉於黑獄。當此強權盛公理衰。而欲伸公理以滅強權。必也正其義而明其道乎。顧或謂正之明之。亦有難焉。嘵嘵新學。獨標新義之門。謂父有義子義務。子無養父義務。與之言孝。彼必笑其迂疏矣。赫赫文明。獨立人道之說。謂道貴日新月異。道不宜食古未化。與之論古。彼必嗤其儒腐矣。一倡百和。趨之若狂。醉心歐化者半天下。譬如一齊傅而眾楚人咻。而欲道義之明且正也。其可得乎。殊不知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董仲舒之闡發道義者。明而且確。正而不偏。吾正吾義。而人之從也聽之。人之不從也亦聽之。吾明吾道。而人之信也任之。人之不信也亦任之。信從在人。而正明之權在我。我惟守先王之道義。以待後之學者。則或者斯文未喪。正學昌明。有後起者出。而與扶世翼教。共維道義於千秋。庶義以正而愈明。道以明而愈正。彼世之義其義者。將轉而折衷止當之義。道其道者。亦返而悉歸於中庸之道。則正明之功者不少也。不然、與世浮沉。人以為義。而我亦義之。隨俗俯仰。人以為道。而我亦道之。取舍偏而趨向昧。烏睹所謂義之真哉。又烏睹所謂道之的哉。是以不能不為談道義者伸一論。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王則修(2009)。[正義明道論]。《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50/4b.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50/4b.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社會主義
董仲舒
新義
正明
永耀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臺灣孝節錄
「雅堂先生餘集」序
古今詩話菁華(四)
附錄 槱兒遊蘆溝橋筆記
《詩畸》(Ⅱ)
宗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