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五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30000022302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通史
描述:
內文:   劉璈列傳   劉璈字蘭洲,湖南岳陽人,以附生從軍。大學士左宗棠治師西域,辟為記室,參贊 戎機,指揮羽檄,意氣甚豪。及平,以功薦道員。光緒七年,分巡臺灣。時方議建省,歲以巡撫視臺。璈至,多所擘畫;以彰化居南北之中,議移兵備道於此,置同知,駐副將,改知縣於鹿港。大肚以北,大甲以南,周數百里,田疇寬敞,水環山抱,可作都會。建城築署之費,應由臺、鳳、嘉、彰合資襄助。而巡撫岑毓英亦擇地東大墩之麓,籌造省垣,尚未行也。璈勇於任事,不避艱鉅,整飭吏治,振作文風。又以臺南為首善之區,街衢湫隘,疾疫叢生,欲闢大道、開運河,引水入城,以行舟楫。郡人不從,乃僅築溝渠,宣積穢;以鎮海營兵填造安平之路。郡中大火,燬商廛數十,烈焰漲天,眾莫敢邇。璈聞警,短衣縛,躍登屋上,麾兵柝屋,遏火路。郡人感之。法事起,毓英治軍廣西,璈上書,請助黑旗以撓法兵。且謂『今日之事,鮮不韙戰而誹和。抑知和戰皆係一理。事決於和,不能不先決於戰;蓋能戰而後能和。為越南計,為中國計,是在和緩而戰急。然必外主乎和之名,內助其戰之實。慎戰於始,庶能緩和於終』。毓英嘉之,其後遂撫劉永福而用之。   中法既戰,沿海戒嚴。璈駐臺南,協士民,籌戰守,辦團練,討軍費。而臺灣孤立海外,延袤千里,守兵僅有一萬六千五百名,不敷布置。璈分為五路,自統一軍,有事相策應。稟請總督駐臺,居中調度;不從。又請奏簡知兵大員督辦,以一事權。於是命署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率所部駐臺北。十年春三月,法艦窺臺灣。四月,璈又上書督撫 ,略曰:『臺灣本有為之地,為之亦非無把握,端賴有治人、有治法、又有治權,則事可得為,地方亦可制治。然其事之可為而不得為,有非鎮道所能為者,沈文肅公已言之矣。臺灣防務不外山海,平時則山煩於海,有警則海重於山。然必先整山防,海防始有憑藉。否則內外交訌,防務更難措手。此山海所宜並籌也。議者以臺灣自辦開山撫番,十餘年來,傷人逾萬,糜餉數百萬,迄無成效,以致奏請停辦,意在節流。是不推究於辦理之非人,又非其法,而徒謂開撫之無益,是未知臺事之底細爾。夫事在人為,為果得人,不特山前已闢地方可期整頓,即山後、山中似闢非闢、未闢各區,墾務、礦務、材木、水利等項,皆利源所賴。若開辦得法,農、工、番、漁皆足寓兵,且足籌餉。餉藉兵力而源以開,兵藉操作而用愈活。始費雖鉅,不十年間,定可次第收回。十年以後之利,正自無窮。所謂始難而終易也。此則因利而利、以臺治臺之大略。然必豫籌於平日,乃能應用於臨時,固非欲速見小,所能為功;尤非偏持遙制,所能濟事。如再故事奉行,回護前失,狃於近似,渾忘遠謀,勢必仍舊倉皇,兵餉兩蹙。萬一臺灣為彼所襲,地大物溥,取多用宏,凡我所欲為而不得者,彼皆為所得為,則南北洋務將無安枕之日,是誤臺即誤國矣,由辦之不早辦也。臺澎四面皆海,周圍三千餘里,無險可扼,隨處可登。備禦之法,較各邊省尤難。今籌防派分五路,因地制宜。如專歸道統最當衝要之南路,又楊署鎮在元所統中路,張副將兆連所統後路,新舊營勇,皆經職道挑選,訓 練緊嚴;及另備活營,章提督高元所統淮軍,楊提督金龍所帶湘軍,皆屬器精兵銳,能戰能守。兼以水陸團練,認真操演,虛實互用,三路陸防固己可恃。如能得前路、北路一律整齊,則不患臺防之不振,而患海面之不周。兵船既少,又乏水雷艦,以備抵禦。如臺南郡城偪近海隅,淺露平脆,不足當衝。而安平、旗後、基隆、滬尾各臺亦如之。倘敵人以堅艦聚泊港外,專以巨擊我城臺,一無抵制;是彼則不戰而勝,特逞所長;而我則戰守兩窮,莫掩所短。經歷陳請,亦鮮良方。故前詳不求角力於海中,祗求制勝於陸上,則以陸防之權固操自我也。夫權在我,則敵由我制。五路防軍雖分猶合,運用皆可自如。特恐我權不一,是我先為我制,何能制敵?此又陸防之難者。蓋以遠隔重洋,事事扞格。職道鑒前慮後,曾以權緩急、決疑難、定刑賞三大端,斷非專閫節制不可,詳墾奏請簡派知兵大員渡臺督辦,實為安危第一要著。而憲示以督辦非外省所得擅請,仍飭職道勉為其難,敢不祇遵。然難果得為,勉尚有濟;勉為不得為,亦終難。義在致身,他復何恤?唯有盡其心力所能至,以仰答君恩憲德於萬一爾』。   五月,防務大臣劉銘傳至,經理臺北,而以臺南委璈。當是時軍務倥,需餉孔亟,道府兩庫存銀百五十萬兩,銘傳命撥五十萬,不從。又以兵備道加營務處,例得上奏,頗不受節制。銘傳啣之。六月,法艦攻基隆敗,再攻復敗,士氣大振。銘傳忽撤兵失地,璈揭其短,且言李彤恩矇蔽之罪。宗棠據以入告,嚴旨譴責,褫彤恩職。銘傳愈 恨之。九月十五日,法國水師提督孤拔下令封港,一時航運遏絕。璈以其違犯萬國公法,晤商各領事,請干涉。各領事以事關重大,須待國命。乃密上封章,懇沿海各省督撫代奏;語在外交志。基隆既失,澎湖亦陷,璈自劾。疊請南北洋派艦援臺,不至。十一年春二月,孤拔泊安平,介英領事請兵備道會見。璈欲往,左右諫曰:『法人狡,往將不利』。璈曰:『不往,謂我怯也。咄!乃公豈畏死哉』!至安平,戒臺守將曰:『有警,即開擊,勿以余在不中也』。孤拔相見甚歡,置酒饗,語及軍事。璈曰:『今日之見,為友誼也;請毋及其他』。孤拔曰:『以臺南城池之小,兵力之弱,將何以戰?璈曰:『誠然。然城,土也;兵,紙也;而民心,鐵也』。孤拔默然。盡醉而歸。法艦亦去,而臺南得以無害。和議既成,詔以銘傳為臺灣巡撫,經理善後。   四月,銘傳奏言:『包辦洋藥、釐金董事陳郁堂吞匿鹿港等口釐金四萬六千餘兩,疊經札提來轅訊究,竟敢抗延不到。臺灣道劉璈有督辦稅釐之責,當上年秋冬餉項支絀之時,應如何籌畫,以備接濟,顧持危局。事前既不查察,事後又不追還,顯係通同作弊。已由臣檄令撤任』。既又劾璈十八,語多不實。奉旨革職,籍沒家產。命刑部尚書錫珍、江蘇巡撫衛榮光到臺查辦。六月,奏請擬斬監候,改流黑龍江。士論冤之。將軍穆圖善聞其才,延為幕客。居數年,將為請還,而璈竟病死。當璈宦臺時,著巡臺退思錄三卷,銘傳奏毀其版。後余乃得之,獲諗所言。  初,璈議移巡道於彰化,而臺北知府林達泉謂當移臺北,著全臺形勢論一篇。論曰:『全臺形勢,翼蔽東南,幅員綿邈。以目前而論,臺灣為府治所在,鎮道建節,實為扼要之區。然統全局而籌之,臺灣地處下游,如人居於矮屋之中,不能昂頭四顧,是未若臺北之地據上游,控制全局,猗角福建,尤有振衣千仞、濯足萬里之概也。夫省郡輻輳之區,必據山水交會之勝。臺灣逼近海濱,地勢卑薄,北有蔦松溪,南有二層行溪,源短流弱,驟盈驟涸。而臺北則平原沃壤,周迴數百里,實為天府之域。其山則有三貂嶺、大坪林,開列如障,迤邐而來;又有觀音、大屯二山,雄峙水口,以為拱護。其水則有二甲九、三角湧、水返腳三溪,源遠流長,百有餘里,均匯於艋舺,乃由關渡出滬尾以入於海。全臺之水皆不匯,而三溪獨匯。全臺之溪皆不通舟楫,而三溪獨通。此山水之勝一也。昔晉人謀去故絳,韓獻子以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民有沈溺重腿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有汾澮以流其惡。晉侯從之。今臺灣府治地既斥鹵,泉尤不潔。而臺北則有三溪洪流,蕩滌污垢,且泉脈甘美,飲之舒泰。此水泉之勝二也。臺南所產,以糖為巨;而臺北則菁華所萃,米、茶、油、煤、硫磺、樟腦、靛青、木料等產,每年二、三百萬金,故富庶甲於全臺。此物產之勝三也。全臺通商口岸,南有安平、旗後;而安平自夏徂秋,風起水湧。從前安瀾、大雅兩輪船,皆以是而擱淺毀壤;旗後則內港漸淤,近議用機開挖,聞亦未易疏通。是臺南兩口一險一淤,通商實無大益;若臺北則基隆潮漲潮退,均可碇泊;滬尾潮漲之時,巨舟可入。故全臺通商在臺北者恆十之七、八,而在臺南者祗二、三。此口岸之勝四也。且基隆、滬尾皆與福州對渡,水程不過六更,朝發夕至,又無橫洋之險。若福州至安平,必歷黑水溝,過澎湖。不唯遠倍臺北,險亦倍之。此又遠近安危之迥異,其勝五也。夫臺北與福州地勢既近,呼應極靈。督撫在省調度,左提右挈,萬一臺疆有事,內地師船可以逕渡。即內地有事,臺北亦可策應。此又兩地相為表裏,其勝六也。夫就臺論臺,臺北之勝於臺南者四;就閩論臺,臺北之勝於臺南者亦二。竊意臺北經營措置,少則五年,多則十載。臺灣巡道當移駐臺北;不唯風氣日闢,勢不能遏,抑亦形勢扼要,理有固然也』。達泉,廣東大埔人,字海岩,前任淡水同知。光緒五年陞臺北府,有循政。又著治臺三策,語多不載。   連橫曰:法人之役,劉銘傳治軍臺北,而劉璈駐南,皆有經國之才。使璈不以罪去,輔佐巡撫,以經理臺疆,南北俱舉,必有可觀。而銘傳竟不能容之。非才之難,而所以用之者實難,有以哉!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七
臺語考釋
維持漢學策
盛京賦
十二點七分至德州
文學史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