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五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3000002229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通史
描述:
內文:袁聞柝列傳   袁聞柝,字警齋,江西樂平人。咸豐間,以辦鄉團有名,嗣隨左宗棠平浙入閩,洊保知府。同治八年,捐同知。十年,派至臺灣。十三年牡丹之役,欽差大臣沈葆楨命赴後山,察形勢,遂至卑南,招撫呂家望等社,率番酋陳安生至郡,犒以鹽布。自是生番多服。八月,葆楨奏請開山,分軍三路,以提督羅大春率北軍,總兵吳光亮率中軍,而 聞柝率南軍。即募綏靖軍五百及土工三百,由南進。方是時,後山雖隸版圖,而路尚未闢。道卑南者,多自打鼓乘船,至琅,轉而東行。其遵陸者,則山徑險阻,瘴毒盛,野番伏莽射,非遇害即中疾,行者絕少。   當軍發之時,葆楨命以文祭於臺南山神曰:『昊穹伊始,群萌荒屯。聖哲闡繹,奠區辟渾。章趾亥步,隔漠絕濛。山川之氣,閼久乃通。我朝御宇,率土臣服。赤崁一島,版章攸屬。百有餘年,薰陶染沐。陬澨偏隅,聲明文物。臺陽之背,傀儡之東,野番所處,密林深叢。禽伏獸匿,風教未通。並生並育,納之帡幪。土牛有禁,豐碑穹窿。勿侵勿軼,安彼顓蒙。流水出谷,古花猶紅。牛刀羽織,獵罝魚筒。涵奄蕃衍,蠢蠢蟲蟲。不識不知,順帝之衷。如何東人,海中之國,敢背盟言,肆其毒螫。稱戈修矛,潛圖邊域。既戕我番,罔有安集。自牡丹灣,鄰卑南覓,死者含冤,生者累息。疆吏入告,帝心用恫;乃命使臣,持節瀛東。拯之水火,護其蒿蓬。廷諭一下,喁喁向風。稽顙轅門,薙髮輸忠。籲請設吏,以發瞶矇。自下淡水,暨卑南社,群峰刺天,大樗滿野。麋鹿攸居,鳥鳶不下。百數十里,古無通者。維彼番黎,踴躍芟夷。為我鄉道,千夫隨之。乃建一營,曰綏靖師;特命聞柝,率以東馳。左載鉏,右挾劍鈹。開辟險阻,削鏟厜。五里一堠,十里一圻。毋使魑魅,阻途遏岐。毋使叢薄,踞熊宅羆。向為荒壤,崇朝九逵。俾我王化,靡遠或遺。敬維山神,公侯攸屬。柴燎之祭,群望咸集。幸相 此舉,以成厥役。側聞疇昔,戮民干紀。私召詭徒,騰岩越鄙。顯違邦禁,隱匿奸宄。維神之怒,泄霧數里。噓瘴癘,踣崖顛趾。靈威昭融,遐邇仰止。今奉帝命,伐木刊山。上應氣運,下輯獠蠻。維神之聰,能燭厥端。壑勿集蠱,谷勿藏。吹嵐轉,泉清水瀾。俾我軍士,征途孔安。維神之祐,亦民之歡。於戲噫嘻!秦通巴蜀,誑以金牛。漢通邛筰,蒟醫是求。窮邊黷武,以為神羞。維我國家,普懷柔。一夫不獲,若納之溝。躋於壽宇,廓此遠猷。彼秦與漢,胡能與儔?虔具祝版,告之山陬。神其鑒臨,與國咸休』!   遂自赤山入雙溪以至內埔。道遇祖望力番社,擊退之,斬其土目。九月,踰崑崙坳。十月,抵諸也葛,出矸仔崙,以達後山。十一月,駐卑南。途次染病重,回郡就醫。光緒元年春三月,復赴卑南,任南路撫民理番同知。卑南初建,制度未備,寄治於綏靖營內。乃次第招撫卑南以北之番,自平地暨高山,歸化日眾。徠民開墾,給牛種,以拓巴衛大陂之野,來者漸集。廣設學堂,教番黎。大府嘉之,晉知府。二年,卸綏靖軍,調中路。隨總兵吳光亮討阿棉納納社,平之,賞戴花翎。四年,復帶綏靖軍駐卑南。五年,阿馬薩社亂,討之。五月,建南路廳署,遂建昭忠祠,祀後山死事諸人。七年五月,陞臺灣府。九年,調福寧府。十年五月,卒於任,年六十有三。聞柝富膽略,勇於任事;而在後山最久,故能締造經營,以敷王化。當開山之時,提督羅大春、總兵吳光 亮均有功。   連橫曰:開山之役,為臺大事。而能聿觀厥成者,則沈葆楨創建之功,而聞柝、大春、光亮疏附之力也。吾聞聞柝所建之昭忠祠,今已荒廢;死事諸人,亦將湮沒。故附之於後:候補通判辦理營務處湯承、南路撫民理番同知余修梅、南路撫民理番同知鄧原成、南路撫民理番同知歐陽駿、招撫委員陳昌言、幫帶海防屯兵參將李得勝、代理臺東直隸州知州高垚、幫統後軍張吉祥、武功將軍酆炳南、振威將軍劉得勝。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初八日午後二點
古今詩話菁華(五)
愛爾蘭之形勢 (THE POSITI...
列傳六
列傳五
列傳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