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列傳六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30000022321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通史
描述:
內文: 鄉賢列傳 連橫曰:士為四民之首。讀書稽古,不能治國平天下,亦當鄉里稱善人。若其枉道曲文,頑嚚比周,則名教之賊也。臺灣開闢以後,風淳俗美,士之出入庠序者,多硜硜自守。而祀於鄉賢祠者五人,是則古之君子沒而祭於社也。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有以哉! 王鳳來 王鳳來,臺邑寧南坊人,字瑞周,號竹山。乾隆二十七年,以歲貢補漳平縣學訓導。既至,整飭規條,日示諸生以敦倫樹品之道,士樂就之。秩滿入京。歸,會臺變,上 書制府,陳征討策。事平,復北上,奉旨揀發雲南,尋丁父艱。服闋,遵例補蘇州督糧水利同知。漕運固多陋規,積弊既久,任事者多罔庇分肥。鳳來悉革除之。復督採捍海塘石,檄勘太倉州水災,再監漕務,署總捕篆,雖位卑官小,而以利國便民為心。一時稱善吏焉。嗣陞刑部安徽司員外郎,改河南懷慶府知府,有政聲。召見,下旨褒嘉。尋遷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歷官三十餘載,年六十有五卒。嘉慶十一年,臺灣縣學教諭鄭兼才上書,請祀鄉賢祠。閩浙總督據以入告,詔可。 陳震曜 陳震曜,字煥東,號星舟,嘉義人,後居郡治。少聰敏,博通經傳。嘉慶十五年,以優行貢太學,召試。二十年回省,歷署建安、閩清、平和等教諭。道光五年,調省;監理鰲峰書院,助修通志,訪刻先儒遺書。士論歸之。省垣貢院素湫隘,潦濕薰蒸,就試者每中病。震曜請於鄉人士,募資拓建,增號舍千餘;並董工役,將一載而成。六年,任同安訓導,又倡修邑志。嘗曰:『安上治民,有司之職也;造士徵文,教官之責也。余位雖卑,亦一邑之木鐸,豈堪見誚於儒宗哉』?十二年,張丙亂,隨軍渡臺,辦理團練撫卹諸務。奉旨以州同用。亂平,數上書制府,陳利弊。臺灣戍守素用班兵,調自福建各標,地方民情既多扞格,而結黨滋事,有司終莫如何,有警復不足備戰守。震 曜議減戍兵添募鄉勇,書曰:『各省兵丁俱屬土著之人,惟臺灣開闢之初,戶口僅數十萬,沃野千里,民願為農,彼時招募土著之兵,亦無有應之者,加以鄭氏甫平,續有小醜,恐土著在伍,或有通匪之虞。此當時調遣內地班兵戍臺之深意也。今臺屬四縣、三廳,約計三百餘萬人。土地不加,丁口日繁,其無田可耕乏經紀者亦多。若招募充伍,臨以號令之嚴,化其桀驁之氣,平時資以緝捕,有事用以守禦,人地熟悉,未嘗不收臂指之效。查內地班兵調臺,惟漳泉語言相似,餘則鄉談各殊;路途東西,又全不辨。既難緝盜於平時,自難勦匪於有事。核其所能,則充武署雜差,或排列汛塘,備數而已。倉猝號召,僅執器械、守城陴,未聞其能義勇,獨自出郊戰勝也。有養兵之名,而無養兵之實;經百數十年,奉行調遣,習焉不察。夫養兵既少實效,則匪類易滋事,地方易蔓延。偶聞警報,茫然不知。今日小汛歸大汛,明日大汛歸城郭,唯有緊閉城門以待賊至。置鄉民於度外,聽匪類之脅從。科派富民,曠日持久;烏合嘯聚,小醜成魁。非疾呼紳衿、自備資斧、招募義勇、飛稟大軍救援,而亂未能平也。先後情形,同出一轍,可勝痛哉!查臺水陸之兵不下二萬餘名,年需軍餉二十餘萬,養兵不為不厚,而束手無策若此。溯自康熙年間至今,亂十數次,未有不賴土著義勇而能報捷者。即近四十年,而考之,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一案,臺民為義勇者,南北不下數十萬人。議敘賞給之義民首,亦千數百員。乾隆六十年陳周全一案、嘉慶十一年蔡牽一案,議敘官職之義民首 ,俱不下數十員。可見臺民能為義勇以從軍,未嘗不可充兵而敵愾也。是故欲求長治久安之策,遇有班兵出缺,准就土著挑補。每營數百之兵,但得鄉壯數十名,用以勦捕,資以禦侮,則海疆軍制,日有起色,不似從前之僅能守城守汛已也』。 又議添募屯兵書曰:『臺灣僻處海隅,戍臺悉用內地之兵,語言不通,道路不熟,水土不服,險要不知。每逢勦捕之時,必藉鄉勇屯番為前導。查乾隆五十二年,生番拒逆,熟番助捕。五十三年,福中堂入告,以沿山未墾之地,准其耕為屯田,平時錄為屯丁,有警調為屯兵,拔其頭目,獎為屯弁。自設立四十餘年,番人恭順,聽地方官調遣戰守,奮勇可嘉。但屯地多荒,屯餉不裕,屯兵亦不能多募。竊思全臺陸路戍兵,共有九千七百九十七名,似可酌減一千數百名,留其糧餉及撫卹眷口之款,可添募屯兵一千數百名,分配臺灣道府、四廳、四縣十衙門,按月點驗一次,給以糧犒。秋令每月操練一次,冬令每月操練二次。軍裝器械鉛藥,官為購備。與操練犒賞,勦捕飯食,即於徵收臺地屯租款下動支。操演之後,軍器存貯道府廳縣之庫。每季巡查地方之時,各衙門酌定數班,輪值調遣。若有勦捕之時,則全隊統帶,可資捍禦。戰勝之實效,較之戍兵尤為得力也』。書上,總督韙之。又議郡治拓建外城,添造臺,亦採其策。 先是震曜在鄉,鳳山知縣重其人,聘主鳳儀書院。鳳邑僻處南隅,文風不振。既至,日集諸士講經,間為詩文。自是鳳人始勵學。既奉巡撫命,委同鳳、嘉兩知縣督辦採 訪冊,送省補修通志。震曜以臺灣府縣各志地圖,舊多疏謬,山川莊社誤置尤多,建議先繪里堡分圖,次繪廳縣分圖,然後統繪全圖。並倣國史館一統圖之法,布畫格線,橫直各三十。其後新圖,遂稱善焉。事竣,彰化知縣楊桂森聘修邑志。時鹿港施、黃、許三姓,族大丁多,負隅罔法,動則列械以鬥,久為閭閻之害。震曜上書請嚴辦。以鹿港為全臺濱海適中之地,戶可萬,為彰邑一大市鎮,而至今猶無城池,何以保人民?何以固險要?上書請建一城,築一寨。又以鳳山轄地遼闊,行政未周,議劃下淡水南岸至瑯一帶,新建一邑。其後沈葆楨巡臺,則採其議而設恆春縣。故其所著書,皆足資臺事,非泛泛也。 十五年,選授陝西甯羌州州同。十七年九月抵任。甯羌固夷地,民間素鮮讀書。既至,月集紳耆訓勵,告之以彝倫,課之以文學。數月之後,風俗丕變。州境當南北棧之交,為秦隴入蜀孔道,久廢不治,行旅苦之;乃親自勘工,勸民助修。在任十數年,廉潔慈惠,州民愛如父母。二十四年七月,代理城固縣令。三十年,因病歸家,宦囊蕭瑟,唯攜書籍古帖十數笥,多為漢唐石刻。震曜精經術,好宋儒學,治家嚴,一遵古訓。習醫,晚益覃深,採輯古今名方及論醫之法若干卷。少與邑士張青峰、陳廷瑜十數人,在寧南坊呂祖廟建引心文社,一時文風大振,後改為書院。咸豐二年,卒於家,年七十有四。著小滄桑外史四卷、風鶴餘錄二卷、海內義門集八卷、歸田問俗記四卷、東海壺 杓集四卷,皆未刻。同治十三年,欽差大臣沈葆楨訪求遺文,別錄副本攜去。光緒八年,臺人士請祀鄉賢祠,詔可。 鄭崇和 鄭崇和,字其德,號怡庵,金門人。年十九來臺,課讀於淡水廳竹塹,遂家焉。淡為新闢之地,民少讀書,崇和勸勵之,富家子弟多就學,奉師厚,故修脯亦豐。嘉慶十年,蔡牽犯淡水,土匪竊發,崇和適在後瓏,奉檄募鄉勇防守。事平,當道嘉之。淡屬閩粵雜處,分類械鬥,歷年不息。崇和又奉檄彈壓,召兩造父老,力陳利害,仇始解。竹塹多山野,土番輒出殺人,歲且數十。崇和乃集壯丁,據形勢,鳩資設隘,以保衛行人,樵蘇便之。二十年,歲饑,發粟平糶,而家亦富矣。當是時竹人士議建文廟,崇和慨然出巨款,命次子用錫董工。廟成,行釋菜禮。竹塹文風之盛始於此。崇和好宋儒書,尤守紫陽家訓,及門之士多達材。道光七年卒,年七十有二。九年,邑人請祀鄉賢祠,十二年詔可。次子用錫,亦有名。 鄭用錫 用錫,字在中,號祉亭。少遵父訓,以力行為本。道光三年,舉進士,家居讀書為 樂。淡自開闢以來,尚無志乘,乃集弟友纂稿,藏為後法,文獻以存。六年,孫爾準巡臺,至竹塹,用錫請建廳城,並董工役。既竣,敘同知銜,嗣改京秩。十四年,入都供職,簽分兵部武選司。翌年,授禮部鑄印局員外郎兼儀制司。每逢祭時,恪恭從事。十七年春,歸里。里黨有舉,輒致其財力,故人稱善士焉。禁之役,英艦窺大安港,用錫自募勇捍衛,捕虜數人。事聞,賞戴花翎。又獲烏草洋匪,大吏嘉之。咸豐三年,林恭、吳磋以次起事,而漳泉又分類械鬥,全臺俶擾。奉旨偕進士施瓊芳等辦團練勸捐,兼以倡運津米,給二品封典。當是時械鬥愈烈,延蔓百數十里,殺人越貨,道路不通。用錫親赴各莊,力為排解,著勸和論以曉之,曰:『分類之害,甚於臺灣,尤甚於淡之新艋。臺為五方雜處,自林爽文之後,有分為閩粵焉,有分為漳泉焉。閩粵以其異省也,漳泉以其異府也。然同自內地播遷而來,則同為臺人而已。今以異省、異府各分畛域,法所必誅。矧更同為一府,而亦有秦越之異。是變本加厲,非奇而又奇者哉?夫人未有不親其所親,而能親其所。同居一府,猶同室兄弟之至親也,乃以同室而操戈,更安能由親及,而親隔府之漳人,親隔省之粵人乎?淡屬素敦古,新艋尤為菁華所聚之區,游斯土者嘖嘖稱羨。自分類而元氣剝削殆盡,未有如去年之甚也。干戈之禍愈烈,村市半成邱墟。問為漳泉而至此乎,無有也。問為閩粵而至此乎,無有也。蓋孽由自作,釁起鬩牆,大抵在非漳泉、非閩粵間爾。自來物窮必變,慘極知悔。天地有好生之 德,人心無不轉之時。余生長是邦,自念士為四民之首,不能與在事諸公竭誠化導,力挽而更張之,滋愧實甚。願今以後,父誡其子,兄告其弟,各革面,各洗心,勿懷夙忿,勿蹈前愆,既親其所親,亦親其所,一體同仁,斯內患不生,外禍不至。漳泉閩粵之氣習,默消於無形。譬如人身血脈,節節相通,自無他病。數年以後,仍成樂土,豈不休哉』?眾得書感動,鬥為之息。乃刻石於後,以示後者。用錫既為一方之望,尤盡力農畝,家日殖,歲入穀萬石。晚年築北郭園自娛,頗有山水之樂。好吟詠,士大夫之過竹塹者,傾尊酬唱,風靡一時,至今文學猶為北地之冠。八年,卒於家,年七十有一。著北郭園集,多制藝,詩亦平淡。又有周易折中衍義一書,未刻;或言其師所著,而用錫輯之也。同治十一年,詔祀鄉賢祠,至今子孫猶守其業。 鄭用鑑 用鑑,字明卿,號藻亭,用錫從弟也。道光五年,貢成均。性真摯,重然諾。設塾課徒,以德行為先,文藝為次。及門陳維英輩皆傑出。主明志書院講席垂三十年,誨人諄諄,至老不倦。素樂善,捐修淡水學宮,佐用錫纂志稿。咸豐三年,以籌運津米,加內閣中書銜。同治元年,舉孝廉方正。著易經圖解易讀三卷及詩文,未刊。六年卒,年七十有九。光緒二年,福建巡撫丁日昌奏祀鄉賢祠,詔可。子八人。次子如城,旌表孝 友。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雅堂(1991)。[列傳六]。《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6/1e.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6/1e.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明志書院
同治元年
周易折中
懷慶府
武選司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度支志
列傳二
職官志
古今詩話菁華(四)
風俗志
宗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