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之東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735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郡城之東。遠處為圌山。不及遊。近處為潤浦。無可遊。是日午後二點半。舍舟而陸。遂驅車往訪竹林寺。寺在夾山。亦名硯山。距南門外六里。東晉時古剎也。行不二里。即見左右皆山。相續不斷。直至十數里外。行約四里餘。見幽徑陡入遠僻林麓。中有院落隱隱。料有佳處。停車步往。則大署鶴林寺。六朝名剎。無意逢之。不啻客中見故人。寺四圍。樹木繞之。雜生蒼竹。寺已荒。方在修建中。藏經樓素有名。余望之乃一大茅屋。蓋燬 後草創者。問寺中寄奴泉。僧人不知。訪他人亦不知。東坡鶴林寺詩云。古寺滿修竹。深林聞杜鵑。上句之景宛在。惟杜鵑則未聞。出寺更行。路頗崎嶇。余屢下步。又二里。見有圓亭臨澗。亭有高座。有短欄。蓋設以坐遊人香客者。時非春序。路不逢人。山下人家亦落落。見有廣坦大徑。坡坨而上。夾植美竹。山嵐撲眉宇矣。逶迤行約千步。則見竹林寺。寺在夾山之凹。四面皆山。山多蒼筤竹。寺前竹尤叢叢。左右則多綠樹。寺殊宏壯。曲抱山阿。尤極幽雅。初建自東晉法安大師。既毀。而唐禪 僧夾山復之。後頻興廢。崇禎初釋林皋苦修山中。再構精藍。故山中有林公泉。清朝雍正中特?重建。有二百五十九楹。余到時。殿閣廊廡尚恢廓而新麗。則又近來之所重修也。寺作數成。依山為階。後殿在山半。兩畔佛堂。迴轉而深邃。視金焦二寺。又別具山中幽致。寺後山。劉宋時名幽棲山。亦名獻花巖。後釋法融得道於此。為南宗第一。改名祖堂山。見南畿志。夾山有八公洞。九灣谷。獅子 窟。蓮花洞。名雖傅會而境實佳勝。洵幽棲處也。宋隱士戴仲若顒。亦曾寓此。有竹林精舍。南史隱逸傳所謂林澗甚美者。由來尚矣。自此不遠。有招隱山。招隱寺。亦為戴顒棲處。後為梁昭明太子讀書處。有昭明古井。余不及往。山之西南為古黃鶴山。亦名黃鵠山。宋武帝微時所遊息者。今不著其名。仲若自剡來就衡陽王。初止此山下。今猶謂戴公山。 是夕自夾山到南門。已滿城燈火。向山巷底訪梁上舍。行城中則前清滿洲城。駐京口副都統旗營者今已燬無城址。由橫街至大街。則各校學生數千。方提燈列隊遊行。祝雙十節。擁不得過。停車二點餘。燈行始盡。出西門入旅館。已九點鐘。城門側去思德政碑森列乃為行人溲溺處。 金山寺近閭閈。寺僧遂俗不可耐。鶴林竹林之僧不然。亦可異。焦山寺僧在雅俗間。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四
列傳六
下龍門臨伊水
古今詩話菁華(四)
虞衡志
宗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