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刷新之必要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307005357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遯渭生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太古之初。人但知以巢穴為居。以樹葉為衣。以毛血為食。以結繩為政。及後學術思想。漸次進化。而古之所謂穴居野處者。一變而為層棲疊閣矣。所謂樹葉者。一變而為高冠華服矣。所謂茹毛飲血者。一變而為山肴海錯矣。所謂結繩之政者。一變而為華美文章矣。此蓋人類智識進步之所由來也。當春秋戰國之時。學術思想之發展。已達極點。如孔孟之儒學。老莊之道學。申韓之法學。蘇張之雄辯。鄒衍之陰陽等。諸子百家。競競業業。各立門戶。為當時學術現一大光彩者何也。蓋其時有國者不加限判。而一般學者。得奮其私智。以成其專門之學耳。 夫人類進化之階段。本有神人我三種。大半現於半開時代。與開化時代之初期。當時學術之思想。總脫不出一神字。及後文明日見進步。而人類學術思想。亦漸漸隨之而發達。又得先覺者憑其自己思想。造出學說。與舊思想競爭。得受社會之信仰而信神之念漸釋。故由「神」之階級一進而為「人」之階級然「神」的觀念。亦不能完全打消。再由各人之理解。心思。見地。感覺。判斷。漸覺從前所信仰。亦有相信不過者。各人憑其心思考究原理。再由「人」字階級。進而為「我」字階級。然自太古至春秋戰國時代。學術思想。總離不出「神」之一字。及乎老子出。覺當時學術思想。實有信不過之處。故操觚握管。首倡學術思想解放。先將神之觀念。完全打消。其書有云。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對於當時之人。越有才者越負盛名者。越不相信而一般學者。信神信人之觀念雖深。被當頭一棒。對於學術思想。亦暫暫解放矣。近來西洋之學術。源源而來。吾人不能不加以研究。然欲研究新思想。決不可脫離學術刷新四字。 從來研究學術之人。專以「人」為中心。不把學術兩字。放在眼下。譬如研究學問之人。不以學問為研究之資。而以某家某人是求。重師而不重學。誠為學者通病。故漢時有儒分為八。墨離為三。有曾子之儒有子思之儒。宜乎後世學者究派別之不暇。安有功夫以求學問者哉。 研究學術。必須打破好古之習慣。當此吾人理解力薄弱之時。凡古代遺傳之人物。均足以支配社會思想。在春秋時代。雖經老子一番唱破。而學者常引古聖賢之說。以為格言。印之頭腦經千百年猶。未能除去。如孔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然孔聖之意。豈以當時人君篡弒相繼。欲挽之至於堯舜之道。豈專繩後世之人哉。然今人之必欲學古。則古之人。茹毛飲血。穴居野處。如何不學。學術既可學古。而穿衣吃飯。便不可學古乎。易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願吾人發揮光大。莫為此「古」字束縛。方有刷新學術之機會耳。 凡研究學術。決不可不參社會意見。前人以為研究學術。最為不合時宜。故學者所希望者。惟有「閉戶著書。」或「藏之名山。傳之後世。」此皆以消極的而超越社會之思想。或有人。焉研究神聖事業。社會上普通人。便不肯與之為伍。學問愈深。離社會愈遠。不能互相裨益。此乃以積極的。超越社會之思想。還有甚學術之可言。不過個人之感想。如書中之文章而已。杜威博士有言曰。學術者成於事實之後。必先有學術。然後有事實。如人先有吃飯事。後然有生理學。人先有害病事。然後有醫學。誠哉是言。也學術既起於事實。安能離開社會。離開社會。還有何學術之可言。故欲刷新學術。必將超越社會之思想除去。兼之以體察社會上之狀態。查社會上有弱點之處。以求應付之策。誠如是。則社會方能受學術之影響。學術亦得借此發達耳。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10年7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軍備志
列傳二
列傳六
外交志
話詩體裁示及門
臺灣孝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