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志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3000002159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通史
描述:
內文:法軍之役   法蘭西為歐洲強國,當拿波侖第一時,志吞歐土;又以其餘力東向,謀並越南。越為中國藩服,時適洪軍起事,國中俶擾,無暇南顧。越之君臣拱手唯命,日懼社稷之不 血食,故法入愈張也。光緒九年冬,越王籲於中朝,出師保護。命兵部尚書彭玉麟視師兩粵。法亦派艦調兵,遂至開戰。詔以臺灣為東南海疆重地,著嚴防務。兵備道劉璈駐臺灣,具幹才,得民望,乃整飭軍備,築?臺,建營壘,購新槍,置水雷,分汛海陸。以曾文溪以南至恆春為南路,統軍五千,由道領之。曾文溪以北至大甲為中路,統軍三千,由鎮領之。又以大甲溪至蘇澳為北路,統軍四千,由提督曹志忠領之。後山自花蓮港至鳳山之界為後路,統軍千五百,由副將張兆連領之。而澎湖為前路,統軍三千,由水師副將領之。計兵一萬六千五百名,各守其地,有事策應。顧兵力單薄,不敷防堵,乃辦團練。以陸團守內地,漁團備海口。各莊亦自行保甲,衛桑梓。璈以臺地遼遠,防務重大,稟請總督移駐,居中調度。不從。又請奏派知兵大員督辦,以一事權。於是命署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率所部擢勝三營,辦理臺北防務。已而提督章高元率淮軍、提督楊金龍率湘軍,各先後至。當是時,法艦輒游弋沿海,以窺臺灣。   十年春三月十八日,法艦一艘入基隆。三人上岸,登山瞭望,似繪地圖。欲入?臺,臺官止之。既歸,以書詰基隆通判,謂臺兵無禮,當謝罪。又以商人不肯售煤,為官所禁,限至翼早七點半鐘運到艦中,否則?擊。稅務司乃出而調停,以官煤千擔交得忌利士洋行售之,始去。璈聞報,以法人無禮,稟明南、北洋大臣詰問,蓋法人固將啟矣。四月,詔以提督劉銘傳為臺灣防務大臣。五月二十九日至基隆,駐臺北,設團練局 。又於上海開臺灣軍械糧餉總局,委蘇松太道辦之,驟籌戰事。璈亦赴北,議戎機。而法艦來攻矣。   六月十四日,法水師提督孤拔乘旗艦奧爾札號,率戰艦五,載陸軍三千,入基隆,以三艦窺滬尾。銘傳聞警,率提督曹志忠、蘇得勝、章高元、鄧長安拒之。十五日凌晨,法艦開?擊,岸上?臺應戰。別以輕舟載兵千名上陸,猛撲二重橋之壘。曹、章兩軍力戰,卻之,陣斬中隊長一、兵百餘,獲聯隊旗二。法兵退艦,多溺死,遺械甚多。十七日,孤拔介稅務司請銘傳至艦會見,不許。事聞,下旨嘉獎,發內帑三千兩以犒戰士,軍氣大振。洋務委員李彤恩以滬尾港道寬闊,無險可據,請填塞口門。英領事以秋茶上市,有礙商務,不可。彤恩往復辯論,始許,而法艦乃不能入也。   七月初二日,孤拔率戰艦八艘窺福州,泊馬尾。總督何璟素畏事,防務大臣張佩綸亦年少,無軍略。時傳有議和意,船政大臣何如璋見法艦入口,止諸軍無戰。清艦十餘艘泊附近,寂然不動。省中士庶已危之,紛紛走避,而佩綸視若無事也者。初三日黎明,法艦忽升紅旗示戰。清艦無設備,且俟張大臣之命。已而法艦開?四擊,次第沉沒,毀船政廠,如璋跣足走鼓山。將軍穆圖善駐長門,開?擊之,法艦始悠悠去。福州既挫,臺灣尤危。   二十日,銘傳視師滬尾。孤拔亦乘兵船來,測探港道,不得入,遂游弋沿海,以窺 動靜。八月十三,復攻基隆,以兵五百由仙洞上岸。恪靖巡緝營、霆慶中營拒之,章高元亦率所部二百餘人援戰。法軍敗走,迷失道,困至日中,又殺其百數十人。然艦隊仍轟攻?臺,銘傳屹立督戰,左右殪數人。眾請退,不聽,故士卒皆奮鬥。已而諜報法艦五艘犯滬尾。滬尾距郡三十里,銘傳命收軍往救。各提督諫止,不聽。唯留曹志忠所部三百及棟軍統領林朝棟駐獅球嶺。或反議之,曰:『是惡知吾之深謀也』!其後法艦三攻滬尾,皆受創去。法軍既據基隆,謀取臺北,以陸軍二千進,輒為朝棟所拒,相持匝月,別以四艦取滬尾。九月十九日黎明,將入口,?臺擊之,乃去。翌日復至,潛渡陸軍上岸,肉摶進攻。孫開華邀擊之,張李成率士勇三百截其後,往來馳驟,當者辟易。法軍大敗爭舟,多溺死,陣斬五十,俘馘三十。於是不敢窺臺北。李成小名阿火,為梨園花旦,姿質斌媚,顧迫於義憤,奮不顧身,克敵致果。銘傳嘉之,授千總,其後以功至守備。   初,馬尾之敗,清廷震怒,褫佩綸,以文華殿大學士左宗棠督師福建。又以銘傳為巡撫,加兵部尚書銜,辭。及基隆既失,內外臣工多上封事。廣東道御史趙爾巽請進攻越南,以分敵勢。沿海各省以臺灣危急,協餉餽械,志切同仇,南洋最多,北洋次之,廣東助亦銀十餘萬兩、士乃得鎗五百桿、前門鎗三千桿,故稍無困乏。當是時,諸將多請規基隆,銘傳不聽。臺北府書識陳華介、親兵哨官奚松林請募兵千五百人,自備軍械 ,包取基隆,每兵月餉十二圓。銘傳不許,以淮楚軍制,無此重餉。若果能克復,當重賞之。記名道朱守謨聞其事,與約召募,數日而成。銘傳怒,遣散之。十五日,孤拔布告封港,北自蘇澳,南至鵝鸞鼻,凡三百三十九海里,禁出入。分駐兵船巡緝,以蘇澳至基隆八艘,淡水至安平三艘,打鼓至恆春二艘。航行之船須距岸五海里外,否則擊之。於是互市停息,物價踴貴,商船多被擊,文報不通,密以漁舟往來。兵備道劉璈駐南治軍,籌餉厲兵,以作士氣。及接法軍封港之文,憤其違犯公法,晤商各領事,請干涉。領事以事關重大,須待國命。二十九日,璈以封章密請沿海督撫代奏。十一月初六日,始達內閣。略曰,『法人突稱封口。查萬國公法,本有戰國封堵敵國海口之例,局外各國原不能禁。惟論法人今日情形,其不合公法,不應封口者五。不應封而准封,有礙各國今後通商者亦五。不能不先請咨明各國,一為理論。查公法例載:交戰,師出有名者謂義戰,若違背公法,即謂不義之戰,局外諸國例得辯問。法人始則無理侵我屬國,繼則無理撲我防營,反索我賠款,又先攻我基隆及福州船廠。迨基隆、滬尾敗後,又分船擾及臺南安平、旗後二口,猶復冒昧侈談封禁。試問封口先憑義戰,戰且不義,口何由封?臺灣原止提出基、滬、安、旗四口,留與各友國通商。各國行棧林立,獨無法國商人。法果理直兵強,專欲奪佔臺地,則臺、澎沿海四千餘里,無處不可登岸。所建城池,無處不可進攻。乃法兵到處畏縮,偏於各國通商不過二、三十里之口岸,肆行騷擾 。可知法人固不能得利臺灣,特陷害各國通商爾。其不合義戰封口之例一。又例載:軍旅虐待居民,擄搶燒殺,姦污婦女,毀壞房屋及一切殘忍之事,皆為戰例所嚴禁。並載陸路交戰,有散兵劫掠,必以之為強盜等語。今法人佔基,弁兵姦擄燒殺,無惡不為。甚將該婦女孩童擄入兵船,有數百十名之多。又在南北海面,假稽查之名,截劫民船魚米雜物,擄掠民人。此等暴行,實同強盜,尚何配為敵國而公然封口乎?其不合戰例封口之例二。又例載:城池地方被戰者圍困,局外不得與之貿易,封港亦同一例。今法兵聲言攻臺,不能為竟日岸戰,與我中兵爭尺寸土,僅竊踞我所自棄之基隆偏偶,隔離城池遠甚。何謂圍困?抑知公法必待圍困而後准封口者,原以敵國軍械糧草缺乏,必仰濟於通商,戰國始乘勝封口以困之,使求救和,故局外各國甘受禁商之損而莫違。今臺灣兵精糧足,器械裕如,已非法兵所敢近犯。即再徵兵,全臺義民百萬,素習刀鎗,一聞君父之仇,隨呼隨應,靡不裹糧坐甲,誓與仇寇不共戴天。一切軍需,就地取用不竭,並無須求助外人。是困之無可困,速和轉速戰也。法人封口果何為者?其不合圍困封口之例三。又例載:戰國徒以出示禁絕往來,則非實力封堵,與祗派數船在洋面梭巡而無定所者,亦不作封堵論。今臺灣沿海商民船隻,四通八達,若實力封堵,非有累百兵船不能。法艦犯臺,統計不過十餘艘,其遊弋臺南安、旗二口者僅一、二艘,時去時來,渺無定所。其不合實力封堵之例四。又例載:封堵敵國口岸,其勢衰弱,而不實力辦理 ,即作為廢弛。又載:師敗歸為廢弛。今法酋一敗於基,再敗於滬,屢戰屢北,於臺南並不敢登岸交兵,其衰弱已可概見。各國應即作為廢弛。法人何得靦然封禁,徒礙通商?其不合實力辦理之例五。此五者,皆法人自外於公法,原不應有封口之舉。而於各國通商有五礙者,祗得更申其說。如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貨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國竭力保護。今法兵偏欲攻犯商岸,作為戰場,彼此鎗?相加,更何能分辨某國某行某人,勢必至互有燬傷,保護不及。其各國受害商民,自應向法國理償,不與中國相干。即中國受害之處,亦應取償於法。因法人違例擅禁,偏擾商岸,其礙一。通商交涉,所欠洋行各款,向由地方官提追。今商岸封禁,原欠商民皆藉口於生計已絕,莫能歸還,且有遷徙他處,官中無可提追者,勢不能不概從緩辦,其礙二。通商以洋藥為大宗。臺灣每年進口洋藥售銀計在四、五百萬兩。法人封口,洋藥不通。曾經紳耆公請,從權劃出官莊,准民自種罌粟,照例納稅助餉,無礙民地五穀,免貽洋銀漏。言本有理,事又為公,地方官自應准如所請。將來罌粟廣種,洋藥勢必禁銷,其礙三。中國各省通商口岸甚多,若盡如臺灣,法人僅以數船虛聲,便聽封禁,則何口不可虛言示封?恐各口商民均有坐困之虞,大為通商之害,其礙四。各國派撥兵船,保護商民,原係公法正辦。今法船突來封港,中國官照例嚴禁探水引港接濟,有犯立斬。各國兵船自不得與法船往來同泊一處,以避嫌疑,而免誤傷。惟護船離岸太遠,保護難周。若泊岸太近,法 兵犯及近岸,中兵必盡力開?抵擊,恐有鎗?誤傷,均不得歸咎中兵,其礙五。法人於公法既有五違,於各國通商又有五礙,要皆與中國無損,中國原不值與辯,祗以臣歷奉保護友國商民之恩旨。今法人逞兵臺灣,專擾商岸,倘各國未能執公法,以全通商之區,臺官亦祗能照戰例,稍謝保護之責。非不設法保護,而勢有礙難,不得不先以直告。法兵現據基隆,基口原許封禁,此外各口應否一概聽其虛言示封,及應否專攻通商口岸,以全友邦之處,應請旨飭令總理衙門咨明通商和好各國,以申公論,而顧大局』。清廷既聞法艦封港,命南洋大臣派兵船五艘,以總兵吳安康率之,會北洋艦隊剋期趣援。復以陝甘總督楊昌濬任閩浙,率所部至,相機調度,以謀克復。   十一年春正月二十一日,法軍猛攻獅球嶺。朝棟力拒,不退。法軍復至,戰及日中,移守六堵,蓋已迫近臺北矣。澎湖孤懸海上,四面受敵。時有綏靖、德義等五營及?勇練軍,統計不過三千餘人,嶼汊紛歧,不敷分布,璈甚憂之,稟請宗棠委派大員統師駐防,副以海軍,或可保全萬一。未行而法艦至。二月十三日,孤拔以戰艦五艘伐澎湖,先攻漁翁島?臺。?臺應戰,未能命中。而法艦二艘入媽宮,毀觀音亭火藥局,副將周善初駐此,未戰而潰。夜半,法軍五百上裏。十四日凌晨,薄綏靖營。營官陳得勝據濠戰,法軍稍卻,逐之至海隅,殺傷過當。法艦見勢急,發?以助。得勝不能支,猶力戰。德義中營廣勇戍附近,閉壘不出,乃收軍,陣珠母水,薄暮退大城北,語諸軍曰 :『法軍屯雙港仔,憑壘而守,余以為可破。余先選死士,突入其壘,諸君從之,則敵可敗也』。眾曰:『諾』。十五日黎明,得勝進兵,趣諸軍猛擊。法軍張兩翼以抗。戰酣,得勝鞭馬入陣,欲搴其旗,中彈顛,從卒救之。善初陣雙頭跨,復敗,各弁多走。通判鄭膺杰乘小舟逃赤崁,而澎湖遂失。   二月初二日,孤拔乘艦至安平,介英領事請兵備道會見。璈許之。將往,官紳諫止。璈曰:『彼以此要我,不往謂我怯也。咄!乃公豈畏死哉』!戒安平?臺視敵,『有警即開?擊,毋以余在不中也』。遂登艦。孤拔握手甚歡,不及軍事,而臺南恃以無恐。當銘傳退失基隆,璈揭其事,宗棠據以入告,遂褫李彤恩之職。銘傳具疏辯,互論長短。而璈以加營務處,頗不受節制,銘傳啣之。   是時孤拔以澎湖險要,欲久踞,為東洋軍港。而越南華軍疊勝,進迫宣光。法人有罷兵之意。政府咨請議院戰費,不可,內閣遂改,執政者雅不欲戰。孤拔憤無後援,且疫作,將士多沒,遂病死,以副提督李士卑斯接之。中法既開和議,法公使頗事要求,且索戍兵基隆五年。李鴻章不許,乃相約停戰,撤回宣光東西華兵,歸至桂滇邊界。而臺灣法軍亦於三月初一日停戰,即開各處封口。前敵諸將憤不奉命,洶洶欲戰,督兵大臣彭玉麟尤力爭,且揭鴻章辱國罪。鴻章辯曰:『臺灣郡縣也,越南藩服也,以余度之,寧失藩服,毋損郡縣』。電命至閩,宗棠以臺灣祗有停戰之文,而無交還基隆之語, 疏請勿許,而鴻章已換約矣。三月初一日,法軍解封,換捕虜,銘傳厚遇之,各餽百金。初五日,檄記名提督吳宏洛赴澎湖接管。十二日,李士卑斯率艦去,事平。內閣學士梁曜樞以銘傳喪師失地,貽誤大局,疏請罷斥。銘傳亦自劾。詔命經理善後。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五
商務志
刑法志
過黃河而北
虞衡志
職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