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生物
動物界
棘皮動物門
海膽綱
頭帕目
頭帕科
知識單元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動物學組
第一期計畫
動物學典藏數位化計畫:無脊椎動物標本典藏數位化子計畫
知識單元
中文名:棒棘鋸頭帕
中文別名:鋸棘頭帕
學名:Prionocidaris baculosa
推薦分享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03223d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棘皮動物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Echinodermata
中文門名:棘皮動物門
拉丁綱名:Echinoidea
中文綱名:海膽綱
拉丁亞綱名:Perischoechinoidea
拉丁目名:Cidaroida
中文目名:頭帕目
拉丁科名:Cidaridae
中文科名:頭帕科
拉丁屬名:Prionocidaris
拉丁種小名:baculosa
描述:
種命名者:(Lamarck
簡介:"本種為東北角地區最為常見的大型頭帕科海膽,體殼直徑可超過8公分。牠們的大棘變異極大,長度由大約等於殼徑長,到殼徑長的幾乎兩倍都有;形狀從幾乎圓柱形到紡錘狀,有的末端逐漸變尖,有的末端則變得有些扁平;有的大棘具有顏色深淺相間的環帶,有些則無;大棘表面密布細小而一致的小凸起,紡錘狀大棘在靠近基部三分之一處朝上的部份會有明顯的鋸齒狀棘刺突出。口面的大棘形狀較為簡單一致,末端幾乎截平。去皮的裸殼具有暗紫色、棕色或橄欖綠色的頂系及步帶骨板,間步帶區通常為綠色,大疣則呈白色。反口面大棘為紫褐色或亮褐色,有的具有不規則的環帶,基部的領部有一段明顯有紅褐色的斑點分布。小棘大多呈紫褐色,有的具有暗褐色的條紋。 棒棘鋸頭帕為雜食性的海膽,其體型大,食性兇猛,其堅固的牙齒可咬開其他海膽的棘刺與體殼,在實驗室飼養的觀察中,發現牠們會攻擊、啃食其他種海膽,甚至同種互相攻擊。本種在珊瑚礁區白天便會四出覓食,似乎天敵不多,在東北角的珊瑚礁區為最常見的頭帕科海膽。棲息水深較深的個體,大棘似乎較長而完整,個體也較大。 本種普遍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從紅海到菲律賓、印尼,從日本到澳洲西岸都有分布。棲息的水深從潮間帶附近到200的深海都有。台灣東北部的澳底附近海域常見,南方澳也有採獲記錄;西海岸的新竹及高雄縣中芸海域的底拖漁獲中也曾出現。"
食性:植食
成體體型概分(直徑或體長):中型(5cm~10cm)
外部輪廓:球狀(Globularity)
對稱性:輻射對稱(Radial symmetrical)
口部位置:朝下(Under)
骨骼排列:殼狀(Test like)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棘皮動物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816)
範圍:
台灣分布地點:西海岸
世界地理分布:除南太平洋及夏威夷之外的印度-西太平洋海域
分布深度:1~3m 沿岸淺水區
棲所環境:礁石區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作者不詳(1816))。[中文名:棒棘鋸頭帕]。《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c/68/69.html(2024/01/03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c/68/69.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頭帕科
海膽
棘刺
大棘
頭帕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中文名:刺柄頭帕
中文名:輪鏈頭帕
中文名:雙列角頭帕
中文名:葉棘頭帕
中文名:冠棘真頭帕
中文名:冠棘真頭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