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同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90000032060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劉嘉人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4)
描述:
內文:今日之世界。五大洲之世界也。立乎五大洲之中。而欲五大洲之人。同風同化。蓋謂近間智學日開。萬邦聯絡。重洋大海。可航而至。巨洲大陸。可車而通。寒帶熱帶之荒畿日闢。東洋西洋之散島漸開。意者今日之世界。欲臻大同而無難。獨是將同未同之際。各習其習各行其行。人有黃白黑紅粽色之異。教有孔釋耶回之希氏之不同。上下五千年。氣不相習東西數萬里。誼不相親。治化人心。禮文習俗懸殊。衣服飲食。聲音容貌不類。而欲以大同之理。使之共和。多見其不知量也。然而異者同之機。同者異之宿。不表其異。曷臻於同。欲底於同先觀其異。就其異同之中。使之大同。其機有三。請試論之。一曰國會。昔者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武王會孟津。諸侯至者八百。能協和萬邦。自天下同化矣。近今歐西各國。無國不會。其權其力。以法意奧為至悍。德與日為至勁。英美瑞士為至純。他如希臘之立希的里亞會。卒為自主之國。西班於拿破崙時。立加的斯民會。制限王權。葡萄牙廣立民會。苛蘭諸郡之設立公會。蓋五洲之大局。以國會強者十之六七。彼俄波蘭土耳其波斯。公會未立。岌乎殆哉。此外又有各聯邦合成之國會。視一國所立之國會。法異而理則同。而其權力則更大矣。從可知國家之命脈。在於國會。國會機宜。在於民心。拂之則大小沸騰。愜之則上下交泰。此蓋太平之公理。仁學之真諦。而大同之機也。一曰教會。今之世界。宗仰教會。蓋欲使人精神之統一也。今教會林立。其總稱則曰救世教。其派則有天主耶蘇希臘之別。若羅馬教行於法意。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德意志賽士蘭。而希臘教。一名東教。行於希臘俄羅斯。至耶蘇教一名原教。行於法德瑞典挪威荷蘭非洲澳洲。此外教會名義。不能悉數。猶之諸子百家。歷朝名哲。胥萌芽於素王。顧彼有會以聯絡之。而國日昌。我惟無會以宣揚之。而國日蹙坐。使彼教洋溢五洲。侵尋內地。而先王仁天下群萬類大義。湮沒不彰。此今日之世界可為大寒心者此也。總之道以人立。人以道存。人不絕則道不絕。人外無道。道外無人。道者一而已矣。知所統一。道乃大同。一曰弭兵會。慨自商周創戰局。而迄秦漢唐宋元明。兵禍之慘尤不可言。至西洋兵禍之烈有更甚焉。不知今日之世界。東西群雄峙立。戰具日精。戰法日夥。戰心日奢。滔滔世界。不堪設想。揆其致禍之機。權力搆之。權力之大。民心成之。欲平權力。正人心。誠莫如弭兵。而上規春秋。撥亂世而反之正之旨。此固千百年來之坤聖。聚精會神之極則也。由是觀之。國會立則上下一心。教會立則人心純一。兵禍弭則人民熙熙攘攘。共天下世界安享太平。而無所慮。則相安於道德之中。而詩書禮樂之澤興焉。即文學政事之材。亦相承大和之氣以生。休哉大同之氣象也。然結地球之舊俗者亞洲也。闢地球之新俗者歐洲也。成地球之美俗者美洲也。變地球之蠢頑者非洲也。破地球之荒寂者澳洲也。合五洲之人。致於大同。而以國會教會弭兵會三事盡之。毋亦有所未備乎。曰大同者真理也。能遠規孔孟改制精心。近掇歐美百年新政。而以春秋為體。列國史乘為用。如以尺量布。長短立見。以衡權物。輕重難欺。政之美者是者擴充之。推行之。政之惡者非者。改革之。彌縫之。則萬國同風。八荒同化矣。今日之世界。不欲大同則已。如欲大同也。則大同之始祖。實表見於堯舜再衍於周召。而孔子忠恕之道。即大同之根本。舍堯舜孔子之道。亦末由也已。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雲林寺
城池志
刑法志
問民間疾苦對
臺灣孝節錄
臺語考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