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佃相依說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9000003201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彭鏡泉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4)
描述:
內文:今有服田力穡。創造基業。而後人繼續。衣食以豐者。有家道寒微。年且垂暮。賴厥子克孝。奉養無虧者。此父子之相依也。有隴上耦耕。並力拮据。相憐骨肉。甘苦均嘗。值家將興。同受其福。遇有寇讎。外禦其侮者。此兄弟之相依也。顧父子相依。兄弟相依。盡人知之。獨業佃之間。則人皆置之度外。若茫然罔覺。抑獨何歟。吾試為推原其故。彼業主者。以為吾富有田園。耕則有秋。種則有穫。職業攸關。溫飽所繫。雖短其耕期。重其田賦。人將趨承之不遑。何患無佃。而為佃者則以為賦重限迫。數載光陰。瞬息已過。吾惟擇其易為功者而為之。姑留餘力。以經紀別業。故對諸農耕。苟且草率而已。噫。是皆不知業佃相依之道者也。間嘗遊歷農村。三歲一至焉。而佃一易矣。五歲復至焉。而佃再易矣。及觀夫阡陌。則田野不治。磽瘠已甚。荒蕪者多。嗚呼相依之道失。其弊害遂不可勝言矣。溯中古之世。風氣淳樸。民德猶厚。業佃相處。每至二三十載。甚有其父耕之。子繼之易世不替。安若恒產。以故墾闢多。而樹藝眾。且吉凶慶弔。緩急相濟。業佃往來若家人然。彼此扶助。有逾親戚。猗歟休哉。相依之美。直無異父子兄弟矣。今縱不逮古人。而薄俗陋規。宜改絃而易轍。業主而富。應念天祚吾儕。薄置田。方將樂善好施。以保餘慶。矧茲佃人耗心血。勞氣力。終歲辛勤。惟冀所得以資仰事俯畜乎。故耕期必在十年以上。租賦必以適度為宜。而為佃者。既得其所。亦當思業主為吾家所倚賴。亟圖報效。毋謀僥倖。毋習怠荒。為之經理田疇。厚施肥素。山原隙地。種果植木。使人無餘力。地無餘利。十稔之後。將化瘠地而為膏腴沃壤。業主依佃人而興地利。佃人依業主以成厥家。聯以情。合以義。比之父子兄弟。雖親疏不同。而皆有相依之道在。今之為業佃者。尚其知之。或者謂古無業佃之名。秦漢以來。井田之制廢。富人私其土地設代耕農。是謂之佃。此業佃之所由稱也。茲姑不具說。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臺灣文社 正式成立,大會記
列傳六
臺語考釋
五桂嶺石壁肖像
虞衡志
鐵峰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