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起衰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80000031123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陳錫如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3)
描述:
內文:從來興廢盛衰之理。雖曰天數。而舉廢起衰之功。端賴人力。原夫漢學之所由來。即道學之所由寄。而為中國文學之通稱者也。蓋文以載道。言文學而道學在其中矣。試即中國歷代文學道學之興廢盛衰。修舉振起。而約略言之溯自唐虞之世。衍十六字心傳以相授受。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此固道學之事。其時尚未有漢學之名也。迨周道寢衰。教化凌夷。春秋之際。斯文欲喪。斯道將墜。幸我夫子起而挽救之。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設杏壇而教弟子。為木鐸以警天下。歷聖之文學道學。賴以維持而不墜。此誠起衰之舉者也。若戰國之時。異端曲學。處士橫議。天下之言。不歸楊。即歸墨。文學道學。至此又將衰矣。又幸天生孟子。起而闢之。息邪說。拒陂行。放淫辭。以承三聖人者。此亦起衰之事也。降及暴秦。焚書坑儒。聖賢之典籍。蕩然無存。學士相率而逋逃。書生盡變為說客。文學之衰微。道學之衰替。至此已極。斯時固無有敢起者。亦無有能起之者。漢興而後。挾書之禁律始除。古籍之搜求甚切。歷高惠文景之世。文學漸漸以起。道學漸漸而興。迨孝武即位。趙綰王藏之徒。昌明儒學。帝亦嚮之。選舉賢良方正。道德文學之士。時則有一代大儒董仲舒。出獻天人三策。武帝取其策。而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設學校。置博士。舉茂才孝廉以授職。由是天下人民。始知向學。是漢代文學道學之起源。皆由董子一人啟其端。是即起衰之功也。更有陸賈班馬之徒。以文史著鄒枚相如之屬。以詞章傳。各盡所長。各鳴其盛。此漢代文章之奇偉。所以卓絕千古。而後世稱文學。而獨以漢名者。殆為是與。晉魏六朝以後。論道德、則崇尚清談。論文體、則競趨華靡。雖有詩賦文章之流行。而少修名立節之學士。儒風不整。漢代遺傳之文學。至此又一衰矣。故前人嘗謂魏晉六朝無儒學。夫既無儒學。則漢學之衰。又誰能起之哉。有唐之初。太宗銳意獎勵文學。置弘文館以討經術。而尊尚名儒。其後王楊盧駱之徒。騁其文才。稱曰四傑。杜李元白之輩。工於詩律。號為大家。是以唐室三百餘年之天下。各種文學。蔚然可觀。可為盛而非衰矣。獨惜詩詞雖極古今之獨步。繡口錦心。而文章尚治江左之餘風。繪章締句。猶未盡漢學之全盛也。惟大歷元和間。昌黎韓文公出。學傳孔孟之道。以精鍊勁直之辭。倡道周漢之古文。柳宗元和之。相為表裏。當世學者宗之。仰為泰山北斗。八代之衰。勃然而起。宋賢修唐書。謂唐之文。完然為一王法者。正謂此也。斯誠漢學之起衰者也。殘唐之後。五代戰亂相乘。干戈滿目。君主之位如奕棋。生民之慘同塗炭。五十餘年之間。人民無日不在烽煙擾攘之內。亦何暇誦詩讀書。講藝論道。是以歷代漸積之文學。至此極其廢墜。殆將中絕。雖有欲起而無可起者。此誠漢學黑暗之時代。豈特一衰也哉。然有大廢者。亦必有大興。及藝祖有天下。鑒於五季之弊。重文治而輕武功。崇儒學而勵名節。故宋世之文學道學。人才輩出。如北宋之周程歐范。南宋之朱陸呂張。皆屬理學名儒。其時五星聚奎。固文運全盛之時。而何有漢學少衰之象哉。嗣後金元滿清。雖胡人入主中夏。而皆尊崇孔教。典章文物。悉為漢學所同化。即如數十年前之帝國。以及朝鮮安南。無非惟以漢學是崇。此誠漢學極盛之時期也。亦何庸待人起之哉。豈知物極則反。天數本然。有興必有廢。有盛自有衰。方今西學盛行。漢學不振。微特帝國漢學欲廢。即朝鮮安南。亦厭厭欲絕。甚至五千餘年發源漢學之中華。至今日亦廢科舉。尚西文。漢學之昌明。已大異於昔日矣。我臺舊亦漢學之區域。自改隸以來。制科名沉。文章瓿覆。聖廟半為官衙。文人盡變商賈。且也國語之學校勃興。漢文之專科偏廢。漢學之衰墜。幾與嬴秦五代時。同其景象。夫漢學之所在。即道學之所寄。漢學既衰頹。則道學亦因之而失墜。是以仁義道德。講說乏人。名教倫常。遵循者少。三綱淪而九法斁。無怪乎邇來有子訟其父。孫逆其祖。弟歐其兄。妻棄其夫者。人心日壞。風俗日偷。是皆由漢學之衰而漸致者也。此有心人所以有漢學起衰之論也。而幸也數年來臺中兩文社。南北各詩社。按期課題。維持漢學。論說策議。叢誌登刊。歌賦詩詞。新聞傳播。吾人既足三餘之學。吾道自有一線之延。此際漢學雖衰。將來必有興起之一日。數縱由天。而功則在人。竊願我台之俊秀青年。文人學士。堅持意志。奮發精神。肄業東西學而外。當先以漢文為要務。以道學為根抵。而且興文廟。重孔教。務使五千餘年列聖相傳之道學。見昌明而不見衰替。數千百代累朝聚積之文學。見繁盛而不見衰微。則庶乎稍盡吾人之責職也夫。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七
農業志
三點十分
附錄 槱兒遊蘆溝橋筆記
雲林寺
列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