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孤兒院建設議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70000030801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陳錫如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2)
描述:
內文: 造物有好生之德。聖王憫無告之人。窮民有四。而最苦者莫如孤兒。生遭愍凶既見背。年尚幼稚。母亦棄捐。既無叔伯。終鮮兄弟。伶仃孤苦。孑立煢煢。此聞者所悲傷。見者所為流涕也。及其稍長也。無父兄之督責。乏師傅之訓誨。饑寒交迫。因是而流為乞丐者有之。游惰成性。因是而流為盜賊者亦有之。是故有心人所以為之傷心慘目。而有建設孤兒院之議也。考泰西文明諸國。凡屬通都大邑。慈善之院林立。如濟貧院、殘疾院、盲啞院、癲狂院。以及養老恤孤。未嘗不皆立有院。皆所以救濟貧廢孤苦之人也。我臺自前清時。亦嘗設有育嬰堂。以收養嬰孩。其事與孤兒院相彷彿。然僅收養女嬰而已。其制狹而不廣。其款亦少而無多。改隸後。該堂之業。遂被官收改為普濟院。以救恤極貧殘廢之民。而於孤兒院。則未之有聞。諴憾事也。今而欲舉行慈善事。則此孤兒院之建設。誠當亟亟矣。然欲建設此院。夫豈易言哉。何也。無收養之巨款。則不能建設。無教育之善法。則不可徒設。無酬養之規例。則不能久設。何謂收養之巨款。富戶亦有孤兒。然財產既足。必有親屬為之看護。無庸該院之收養。所收養者。大都貧寒之子耳。夫既貧寒。則衣食必仰賴該院為贍助。而且所建之房屋院。必多。非有巨款。何能濟事。必也募集寄附。邀請地方好善之士。出為首倡。捐有的款。除起蓋院宇外。餘款建業生息。以為諸孤兒每月衣食之費。則收養自無難事。此建設之第一要議也。何謂教育之善法。孟子曰。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昔賢云。桑條從小鬱。長大鬱不屈。況孤兒本失教養。今若不乘其幼。而為之訓誨。則將來必不能成為佳子弟。雖收養之。亦徒勞而無功。必也於院中設有師傅。以管理督責之。每日定時。教以修身讀書寫算諸課程。此外男則教以編篾制帽諸手藝。女則教以刺繡紡織諸女紅。輕易之工藝既成。則所得之工資。聊可半為自養之費。而院中之費用自減省矣。此亦建設之所必議也。何為酬養之規例。孤兒之待人收養者。大都在三四歲以上。與十三四歲以下。為成童則人事已知。可出而就雇於人。無待該院之收養也。況院內諸器之設備愈周。則年年需出之經費愈大。公業生息有限。有出無入。建設何能久遠。必也創立酬養定章。凡孤兒後日出院。受雇於人。所得月給。當以十分之一。酬報該院。就其入院年數多少為制限。限滿則除免之。其或有感恩圖報。欲多寄附者。亦聽之。不為定例。如是則該院之經費。有出亦有入。自能歷久而不廢。是亦建設者所當籌議及之也。深望我台。仁人君子。共憫孤兒之苦。咸施惻隱之心。慷慨樂助。贊成義舉。庶幾集腋成裘。實行建設。一處創之。他處仿之。由近及遠。遍布全台。此不特孤兒之幸福。亦國家之幸福也。竊不禁馨香祝之矣。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陳錫如(2009)。[孤兒院建設議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f/26.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f/26.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孤兒院
定章
聖王
救恤
女嬰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職官志
農業志
古今詩話菁華(四)
農業志
附錄 槱兒遊蘆溝橋筆記
附錄:治臺必告錄請卹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