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大冶一爐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520000031340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半儒
主題與關鍵字:
鳴鼓集 初續集合編
描述:
內文:讀去月九日台灣新聞夕刊。揭載來函照登。林普海所說之文一節。似欲與一般儒者詩人開始宣戰之意。內有云林德林者。本儒家而後入佛門。今做是非。是貽儒者之羞。吾為此事。敢擬一古人應答之言。以供讀報諸君參攷。是殆儒家之羞歟。抑或貽佛家之羞歟。昔楚王有預要恥辱齊國之使臣晏平仲。俟仲將入門。見有一群武士縛押一囚而過。楚王問犯何罪。武士答曰盜。何處人。答曰齊人。王訝問仲曰。齊人慣為盜耶。仲答曰。臣聞江南有橘。移之江北。化之而為枳。此因風土不同故也。今齊人在齊不為盜。至於楚即為盜。此乃楚之風俗習慣使然耳。今於林德林在儒者時代不為非。入釋門。何以能如此作惡。此豈非佛門在來之僧人。有不作而耕。席地而食。終日喫飽。無所事事。閒居于廣大寺院。致養成其不善之心。而生出此非為之事。此是誰之羞乎。又文未有說某某詩翁。某詩伯。其省諸。若不改悔。是要將他歷史全盤托出。此語吾雖讀幾年死書。便放下書本。而就經營實業。日常安分。不敢妄作是非。自思決無甚麼差錯之事。那有甚麼盤可被他托出。即向各地學者請教。適敝處有一最古博先生。為吾講解。吾始明白其意。係於林普海。因憐念今回筆戰太久。恐人饑餓。要將齋婦醞釀之鹹包。及菜姑精製之麻餈。一齊捧出。要請眾人嘗試其修行家之好點心。吾眾人當一齊合掌。唱一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敢領受。
出版者:
崇文社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28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半儒(1928)。[大冶一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0/b1.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0/b1.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來函照登
阿彌陀佛
大寺院
參攷
于廣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開闢紀
臺語考釋
連雅堂先生家傳
農業志
澎湖處大海之中
下龍門臨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