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佛寺齋堂弊習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520000031292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梁盛文
主題與關鍵字:
鳴鼓集 初續集合編
描述:
內文:嘗思一塵不染。為佛教之真傳。五蘊皆空。乃沙門之妙諦。是知為僧為尼者。俱當清淨為本。苦修為基。安有貪戀紅塵之紛華哉。然守此規者有之。而不守此規。致寺院齋堂。弊習叢生者。亦有之。今試舉其弊習而論之。蓋世之俗僧。全不講究坐禪習靜。作種種之功果。專務山門華麗。佛像莊嚴。以為美觀。尤以勸信徒布施第一主義。偶逢富豪。則百般逢迎望其捨下巨金以供揮霍。嗟乎出家人行諂媚之態。雖市獪猶知羞之矣。此弊習一也。既云出家。當粗衣淡飯。面壁專修。乃世之俗僧。好羅致巨金。美飾僧房。衣必錦繡食。必佳味。出必乘車。其奢華有過於富豪者。則苦修之謂何。此弊習二也。夫見色而不亂。惟柳下惠能之。而今之寺院齋堂。殊多男女紊雜者。能保其中無昧暖之事乎。假使以清淨地。作迎風弄月之西廂。不怕菩薩低眉。金剛怒目耶。此弊習三也。憶昔大顛曾交好於昌黎。遠公亦心折於坡老。是知高僧無不親近詩人也。何吾臺之僧。竟公然誚罵儒者。致干眾怒。雖山膏如豚。厥性好罵。然口戒之謂何。此弊習四也。諸弊也。請全臺有德僧尼論之。以為是耶。以為非耶。若以為非。則今之寺院齋堂。安耶危耶。若以為危。則有心佛教者。豈可不矯正之乎。矯正維何。曰是不難也。焚修則求清淨可矣。寺堂則求蔽風雨可矣。衣食僅足溫飽可矣。僧尼則各寺而居。勿令相近可矣。外事則不聞不說可矣。夫如是寺院齋堂。有不肅然成淨地者。吾不信也。昔北魏時。佛寺中近可矣。外事則不聞不說可矣。夫如是寺院齋堂。有不肅然成淨地者。吾不信也。昔北魏時。佛寺中藏釀具兵器婦女。為有司所發。魏主怒。遂廢佛教。鑑諸往事。實足寒心。則矯正之行。豈容緩哉。
出版者:
崇文社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28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雅堂先生餘集」序
撫墾志
連雅堂先生所著臺灣通史
列傳五
農業志
埔里社(第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