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列傳三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30000022236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通史
描述:
內文: 臺東拓殖列傳 連橫曰:臺東,天府之國也。平原萬畝,可農可工,而森林之富,礦產之豐,久為世人所稱道。顧開闢二百餘載,而少有經營之者。嘉慶元年,漳人吳沙募三籍之氓,入墾蛤仔難,闢地數百里,乃建噶瑪蘭廳,語在吳沙傳。自是臺東之北稍有至者。光緒元年,牡丹之役既平,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設恆春縣,劃鳳山絕南以擴其地,而臺東之南亦有至者。當是時,開山撫番之議既行,以總兵吳光亮帥中軍,同知袁聞柝帥南軍,提督羅大春帥北軍,三道而入,募商工隨行,設招墾局,獎勵移民,建卑南廳以理之。於是至者日多,漸有闢田廬長子孫之計。十一年,建省,陞卑南廳為臺東直隸州,而臺東之局勢一展。然當荒昧之時,天氣瘴毒,野獸猖獗,生番出沒。而我先民如陳文、賴科、吳全輩,入其地、闢其土、利用其物產,勇往不屈,險阻備嘗,用能以成今日之富庶。 其功業豈可泯哉?今列其行事,舉其壯志,亦足以為後生之策勵也。 陳文,彰化人,居淡水。年少豪俠,與友林侃合賈,往來沿海。康熙三十二年,遭風,舟至歧萊。其地為生番所處,未嘗與漢人通。文至與互市。居經年,略通番語,始能悉其港道。漢人之至臺東者自文始。 賴科亦居淡水,為雞籠番通事。素勇敢,每出入番社。聞後山有番,欲通之。康熙三十四年秋八月,率壯者七人,度高山,晝伏夜行,歷數十番社,達崇爻。番喜,導遊各社。禾黍芃芃,比戶殷富。語科曰:『吾族聚居此地,已數百年;而野番時來掠劫,殺人為害。欲約西番夾擊,間阻不得通。若歸,寄語長官,若能以兵相助,則山東萬人,亦將鑿山刊道,和睦往來,共為天朝之民矣』。科既與番狎,撫之歸附,附阿里山番輸餉,凡九社:曰均榔,曰斗難,曰竹腳宣,曰薄薄,曰芝蘭武,曰機密,曰貓丹,曰丹朗,曰水輦,計有四百八十戶,男女可二千人。每歲社者以小舟載布、鹽糖、農具與易,歲一往返。同行潘冬,亦勇士也。 林漢生,淡水人。以乾隆三十三年,召眾入墾蛤仔難。地在臺之北東,三面負山, 東臨海,土壤肥饒,而番性悍,輒出殺人。漢生竟被害,眾亦散去。其後吳沙乃繼成之。 吳全,亦淡水人,力田起家。聞臺東之富,與其友吳伯玉合謀開墾。道光八年,全募噶瑪蘭人二千八百餘,至其地,築土城以居。劃田畝,興水利,數年漸成。而瘴氣所侵,居者多病死,土番復時出沒。全百計防備,莫能濟,憂勞以死。伯玉亦率眾去。其地則今吳全城,為臺東之一大市鎮。 黃阿鳳,亦淡水人。咸豐元年,集資數萬圓,募窮氓二千二百餘,往墾歧萊之野。其地距大南澳之南七十里,港口稍狹,內則可容巨舶。水極陡,每年三、四月,漢人往與互市,番以繩牽舟進,各與鹽一、二合,歡躍而去。已而各挾鹿茸、獸皮來易物,不事金錢,無所用也。阿鳳既至,自為總頭人,狀若官府。其餘數十人,各受約束,分地而治。然瘴氣尚盛,阿鳳以不服水土,數月病死。各頭人復不相能。越五年,資漸罄,又與番相仇殺,墾田遂廢,佃人咸去。餘亦移於璞石閣。在秀孤巒之麓,或作樸實閣,番語也。地平而腴,有水可溉。前時漢人已至其地,居者千家,遂成一大都聚。 鄭尚,鳳山水底寮人。咸豐五年,至卑南,與土番貿易,且授耕耘之法。番喜,以師事之。土地日闢,尚亦富,乃募佃入墾。卑南處臺東之右,山與鳳山接,陸路可通。康熙六十一年朱一貴之變,餘黨王忠竄入卑南,有眾千人,聚處大湖,蓄髮持械,耕田自給。總兵藍廷珍慮其復亂,檄千總鄭維嵩往諭土目文結搜捕,凡漢人皆逐之。文結之祖亦漢人,避難,竄於卑南,踞地為長,能以漢法變番俗。子孫凜祖訓,不殺人,不抗官。其後女土目寶珠,盛飾若中華貴婦,治家有法,或奉官長命,遵行惟謹,故漢人至者日多,而臺東愈闢矣。 連橫曰:麥禮荷斯奇之事,舊志不載,而西史言之,危矣。當是時,西力東漸,已張其機。荷據爪哇,西營呂宋,而英略印度,其策果行,則臺東非我有矣。而臺之士夫乃瞠乎無聞,何其昧也!麥禮荷斯奇者,波蘭伯爵也。乾隆三十四年俄波之戰,被俘,竄於勘察加。三十六年,與其黨二十八人越獄逃,奪俄艦而乘之,出北太平洋,航日本海。八月二十有六日,至臺灣東岸,即今之秀孤巒溪口也。上岸探險,遭生番襲擊。走艦中,備戰鬥,漸征服之。而他番又乘虛而來,時掠器物,輒擊退之。解纜北行,黎明至東北海岸。二十有八日,上陸,漢人見之,愕眙相視,言語不通,末由問訊。薄暮,遇兩西班牙人,喜為奇遇。西班牙人者,為逃亡武弁,久寓是地,深得鄉人之心。家在 西方附近,漢人之村落也。二十有九日,西班牙人導至其家,為陳此地狀況。麥禮荷斯奇乃以己名名其港,考察地理,籌殖民。當是時,臺東雖隸中國版圖,而野番出沒,瘴氣披猖,政令不至,天然寶藏置之化外。麥禮荷斯奇既抱開拓之志,自以撫番為要。其番之強者為富亞波族,有眾二萬五千餘,固一方之雄也;然與他族爭地,每相鬥。麥禮荷斯奇欲用之以為羽翼。乘舟至其社,與酋相見,說以同盟,即以所略之地為用。酋許之。其明日,築室,移器,置四門,以漢人八名守之。是夜開宴,以西班牙人米優魯尼摩為參軍。十一月朔,率富亞波族而進。山路崎嶇,炎熱如火,備嘗辛苦。初二日夜半,至一大谷,行三小時始出。尋至一湖,旁有小社,撫之。初三日,將至馬波奧時科族之地,部署戰略,命富亞波番先發。初五日黎明,兩軍相見,發擊,敵人大敗,逐北數里,遂據其地,俘男女二十有四人。酋請成,以富亞波族統之,立誓而還。酋獻黃金二十斤、銀八百斤,皆土產也。麥禮荷斯奇詳察一切,以為他日拓殖之地。歸艦,草殖民之策十二條。略曰:『臺灣拓殖之策,以人民自任其事,而請本國保護,編為屬地。先借國帑以振興之。派兵駐守,以衛人民。將來事業既成,勢力充裕,則可以握東洋互市之航權。若其所借國帑,應於三年之後,歸還母利』。又念將來拓殖,必熟番語,留一少年於此。十一日,歸歐洲,說法政府,不聽。又說墺皇,亦不聽。乃至倫敦,日鼓其說,欲以聳動英國之富人,或可得成其志,而終無應者。越數年,卒於法國,而歐 人始有謀拓臺灣之議。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雅堂(1991)。[列傳三]。《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5/e5.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5/e5.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開山撫番
璞石閣
吳光亮
羅大春
朱一貴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列傳六
初八日午後二點
列傳六
臺灣詩社記
農業志
獨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