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說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20000031640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佚名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  治天下者攬大綱,治一國者握大權,大綱張而庶政張,大權舉而百事舉,權者,天下之所尊,而天子之所有,天子不自有,而畀諸牧怕,牧伯宜奉天子之權以為治,而不可假天子之權以為威,權莫大於兵,莫要於賦,而莫重於政,政在察吏,不可不知人,賦在足國,不可不養民,兵在禦寇,不可不躬親。  今天下積弱已久,一方有警,天下騷然,天下有事,四方震動,其勢無自固之道也,自固之道,在平時不在臨事,平時無事,當使吾民有可戰之氣,有可守之基,則其勢常固而不搖,勢之所由固,本於兵之所由強,故守天下有天下之兵,守一方有一方之兵,一方之兵,所以衛一方之民,天子唯懼郡縣之不相統攝,勢渙權輕,而以一方壞天下,故畀督撫以兵權,而使之箝制一方,有兵之權,而不知兵之道,則其勢與無兵等,故今日之天下,內畏盜賊,外畏仇敵,吾謂知兵無他,誠求之而已,求兵之事,必籌兵之備,或備其器,勿使器有虛置,或備其藝,勿使藝有不濟,或備其陣,勿使陣有不迅,三者兵之粗也,而不可不求其精,收一兵必有一兵之用,立一營必得一營之勇,不然寧減毋濫,然此猶往來交綏之兵也,且必有形格勢禁之兵,故平地有隘,守隘有兵,危地有險,扼險有兵,陸地有路,伏路有兵,水地有津,阻津有兵,然此猶為兵之跡也,則不可不使其神,今夫御車者馬,而運車者輪,運車者輪,而轉車者軸,愈守而愈約,愈約而愈精,愈精而愈強,此非將不為功兵,骨肉也,將,血脈也,求兵而不求將,猶之固骨肉而不保血脈,故天子能擇師,則一方之勢振,師能擇將,則四境之勢立,夫然後可言兵也。平時無事,親閱夫行伍,親觀夫地利,親察夫士情,有所不見,不敢不問,有所不知,不敢不問,推一已之心,以起眾人之身,練眾人之身,以振一國之神,夫然能勢固也。  勢雖固而本可搖者,非固之固者也,勢已固而本復足者,固之固者也,今天下土也日廣,生齒日繁,賦稅日增,而國用常有岌岌不及之憂,其故何哉?逐末者多,而務本者少也,生財者少,而耗財者眾也,入之款愈密,而出之款愈盛也,竊以為謀國者,形強不如勢強,勢強不如氣強,形足不如勢足,勢足不如實足。今之謀國析利甚密,而為利甚疏,皆無本之故也,本之大在農,何以有蓄積,不畏凶荒,本之要在桑,何以有杼柚,不患告空,外國奇衰之珍,何以使不行中國,游惰之民,何以使不生,關榷之道,何以使洋貨不入,會計之機,何以使華財不出,貨在山,何以疏之,利在澤,何以瀦之,食在野,何以儲之,興利宜,使利歸諸民,勿歸諸官,圖富宜使富藏於家,勿藏於國,抽釐而商勿困,徵賦而農勿頓,一方災害有以救之,一方凋蔽有以懋之,民足則財足,財足則賦足,以之養兵,不使兵有滯餉,以之養將,必使將有懋賞,以之養官,必使官無虛貺,慮民之奢也,躬行儉以倡之,慮官之費也,躬厲廉以康之,慮兵之朘也,躬立禁以防之,政有欲行,必問諸民,事有不便,必告諸君,不害民以利國,不欺君以病民,不避謗以誤事,不為無益之謀,不為多事之舉,不為畏難之心,不為苟安之計,積逋可蠲而蠲之,利源可開而開之,財用可省而省之,總一方之所入,核一方之所出,敷一方之所出,圖一方之所畜,費於戰具者幾何,費於給餉者幾何,費於制祿者幾何,可以解部者幾何,可以存庫者幾何,贏餘出以育士,羨款資以求才,因人才以補智力之不及,則強者愈強,固者愈固,而足者愈足也。  天下之事,一人持之,百人成之,百人行之,一人興之,一郡之中,非一人所能周也,一方之大,非一人所能悉也,事事以一身察其後,不能事事以一身圖其終也。功名與眾共,而不為眾欺,因革與眾謀,而不為眾惑,四境之內,孰長於催科者,孰長於撫字者,孰長於理財、治獄者,孰長於經濟者,必舉一方之人才,熟於胸中,然後能舉一方之政事,瞭於掌上,故察吏不可不要也。朝廷所賴者督撫,督撫賢而一方振刷,督撫所賴者郡縣,郡縣能而一境安,故察吏不可不急也,巧於奔走者,未必有末幹,捷於應對者,未必有真得,工要結者必非正士,順風旨者必少忠誠,故察吏尤不可不慎也。吾以儉求,或惡衣菲食以招譽,吾以廉取,或懸絹載石以致名,吾以績考,或開疆墾土以邀功,或以小取信而歉諸大者,或以顯欺人而敗諸隱者,故察吏不可有偏也。誠其言考其行,核其治事,驗其輿情,不擾民者,即為循良,能除暴者,即為明宰,貪婪者必去,刻酷者必去,疲痿者必去,去其害夫民者與誤夫國者,斯察吏之道也。然而察吏必以身型為公,為廉為恕,賞罰不敢以喜怒參也,黜陟不敢以瑣屑求也。吾以身正,而後吏正,而待吏必以禮,防閽人之簡慢,防衙胥之需索,待之以禮,必聯之以情,吏能為我用,然後能為國家用,故有事則可以守土,無事則可以保民,民樂守固,雖有寇暴不為搖,此得一良吏,勝得數萬甲兵者也。  今之撫封疆者,大都處優養尊,與將兵闊絕與僚佐扞格,不以顢頇廢事,則以富強病民,不求之本而之末,效洋人之軍裝,為洋人之機器,廣設征榷,遍添利權,上下相隔,兵則若窳,吏則瞉□,人不可用而器焉置,利焉至,又況所謂器者非器,所謂利者非利乎?其坐索僚屬餽遺,而借國家之權,行一已之私,壞地方之事者,又焉知所以察吏,所以足國,所以禦寇者乎?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連雅堂先生家傳
外交志
附錄 槱兒遊蘆溝橋筆記
列傳五
澎湖處大海之中
維持漢學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