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公開欄 對於佛教之我觀 吾無隱子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60000030386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沁園
主題與關鍵字:
鳴鼓集 四五集合編
描述:
內文:余亦佛們弟子之一。但余之信佛。與眾不同。余之信佛。但把心頭之火卻滅。歸諸清凈。有餘力行些方便小善而已。至於大善。則菲余力所能及。非心不欲為也。余觀島內佛教。近頗積極的行動。曰組織甚麼講會。曰洪修寺宇。利誠有之。害亦數數見焉。殊如僧侶輩之舌底蓮花。向婦女前。說得天花亂墜。悟未至而迷心先起。老者有所粒積。傾囊應捐。自謂死後可登天堂。年少者有不欲嫁。有欲與其夫離緣。或暗中逃入菜堂。害得人家家庭。平和樂趣。從而破壞。此種豈非大害。吾人希望佛門諸住持。以後鑑於財界之日非。勿起華麗寺宇。以?腳鐺煮飯。亦行道之一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佛寺不在華麗。有名僧則人信仰。則對於妙齡婦女。無論為已嫁未嫁。不可使之入菜堂。又對年少男子。判斷力不完全者。亦勿今為僧侶。今日者。社會一般不景氣為僧侶者美衣服。出門一二等車。受人崇敬。退則居於華麗寺宇。此蓋俗人所慕。而願出家者非歟。而況最近有僧尼解放新學說。益方便矣。但與其求僧尼解放。不如不出家。在家中虔修佛行。努力生產於國家社會。咸有裨益。為較得策。出家為僧尼菲人強我。將我束縛。既樂為之。而求解放。則是多一層之是非曲折也。
出版者:
崇文社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30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沁園(1930)。[公開欄 對於佛教之我觀 吾無隱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b/5d.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b/5d.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佛寺
僧尼
僧侶
數數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列傳三
列傳六
古今詩話菁華(四)
列傳六
中外古今變故書述□日儒
榷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