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四十分車行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83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九點四十分車行,見東村鐵路支線在東北,即通至棗莊嶧縣 之道,過一小河橋,或曰陶河也,亦入微山湖之水,是處見羔羊成群,十點六分過官橋,村聚頗盛,西一舊堡,亦多人家。 十點三十分過一橋,至南沙河,三十六分又過一橋有水,即南沙河水也,源出滕縣東高薛二山,上流謂之薛水,西南合南沙水,沙河古謂漷水,即《春秋》襄十九年,所書取邾田自漷水者也,東南有狐駘山,即襄四年臧紇侵邾敗處,〈檀弓〉所云魯髽自臺駘也,下流古入泗,今入運河,時在南沙河見兩畔麥苗青青,遠近村家村樹稠密,田間多大路,比開封來路為潤色矣。 余考桑欽《水經》,泗水過瑕邱縣,東屈從縣東南流。漷水從東來注之,《水經注》謂即哀七年,季康子伐邾子囚諸負瑕者,蓋魯邑也,《禮記》衛大夫公叔文子升瑕邱,曾子弔負夏,皇甫謐謂魯衛雖殊,其土則一,蓋即此地矣,故瑕邱城在今兗州府城西二十五里,漷水出東海合鄉縣,在今滕縣東二十三里,其水西南流入邾,邾即今鄒縣也,《春秋》哀二年,季孫斯等伐邾取漷東田,則其侵掠又不止自漷水矣,故又書之曰及沂西 田,見三家之無君,而侵小國界以自肥也。邾文公遷嶧城,即今鄒山之陽,《春秋》及《魯頌》,嶧皆作繹,所謂勾繹,鳧繹,古字通也,沂西即大沂水合小沂水之西,漷水古至湖陸縣入泗,即今魚臺縣東北也。 十點四十六分過長橋,河中水不少,今人謂之南梁水,余考《水經》謂之涓涓水,所謂泗水屈東南過湖陸南,涓涓水從東北來流注之也。《水經注》謂之西漷水,謂俗以南鄰漷水名之也,然當時亦有南梁之稱,且早見於班志魯國蕃縣,故酈氏雖謂經有涓涓無南梁,而亦云泗水東逕郗鑒所 築城北,又東逕湖陵城東南,左會南梁水也,戴延之《西征記》,謂涓涓水,即《國語》夫差會黃池,掘溝商魯之間,北屬沂,西屬濟之瀆,酈氏謂是南入泗耳,今南梁水下流亦入運河,維時過橋,旋即東見滕縣高塔,又見滕縣治,城樓翼然,城內外人家完整,城亦砌石,為一路之勝,其地古滕國,多平原,故《孟子》欲行井田、《春秋傳》僖二十四年,所謂郜雍曹滕,文之昭也,蓋文王子所封,後為齊滅,《漢志》及《水經注》,以為懿王子錯叔繡所封,誤矣。縣南四十里,舊有 薛城,即薛侯國,《春秋傳》隱十一年,所謂滕侯,薛侯來朝爭長也,一名邳城,班固謂夏車正奚仲國,後徙東海,稱下邳,故薛稱上邳,薛又有田文父子墓,時滕縣車站,穀包堆積甚多,城外大堡甚新,惜在秋冬,第見小山如赭,不見花開似銀,見有山東少婦,拖背後髻,婦女多已散足,與河南同,皆近年風氣,惟老輩尚多帶辮,食麥之風,亦同河南。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二
教育志
列傳二
愛爾蘭之形勢 (THE POSITI...
列傳七
古今詩話菁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