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點五十分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783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七點五十分。見南岸山疊疊。北岸一小山。當是湖北界龍坪山。漢人謂之東陵。水經江水條。所謂利水從東 陵西南注之者也。北魏酈道元承班志註水經。所謂水出廬江郡東陵鄉。江夏有西陵縣。故是言東矣。尚書云。江水過九江。至于東陵者也。今龍坪司。謂即東陵鄉。然其地太小。不足以當大江東陵。故後世以巴陵當東陵。朱子及羅氏蔡氏說。是也。   八點望見北岸電桿雲連。繼見電線如蛛絲。則市鎮屋宇廣署高墉。露列江圩。岸下舟檣林立。亦有數座汽船停泊。江中往來白帆片片如雪。問之。則曰武穴。湖北廣濟縣屬也。光緒乙未。馬關立約。與大通各處。同時 開為通商口。武穴為大江九穴之一。北有武山。余望之一山三阜。不似南岸連山不斷。武穴市鎮。自昔繁盛。介贛鄂之間。亦軍事必爭之地。去年夏。亦遭兵變之厄。前清置武穴司。咸豐時官軍與?。爭奪廣濟。水陸恆由之。武山舊有樊噲城。東西舊有二小城。相傳為漢九江王英布宅。有湖曰武山湖。水經注所謂青林山青林湖。宋明帝泰始元年。遣沈攸之西伐晉安王子勛。伐柵青山處也。入江處青林口。即武穴。今湮。江孚輪船過此。有划子舟逆流數 次。纔得近。以鐵篙?及船舷。船客有在此上下者。自九江西門外到此。水程百有六里。舟行三點鐘。蓋江流曲折也。時在八點十五分。   舟更西行。見南岸山中起炊煙。沿江多有村落。過武穴二十五里。南有富池口。清置富池驛。設富池鎮司。為濱江往來要道。水經注所謂富口。陽新縣青湓山富水。由此注江。然余在舟上。望不見有市鎮。亦不見有繁盛處。或其鎮不臨江。至於水經注蘭溪水口。並江浦。益無由證。惟江浦甚多。今圖蘄州西蘭溪鎮在北岸。非此。 九點餘。見兩岸有山。西北岸有屋有市。山下有半城如偃月。是為田家鎮矣。西南岸亦有小市。田家鎮在北岸。人家櫛比。多豐屋峻宇。然家家背水面山而居。憑江疊砌者。乃其屋後。自江上望。不見其市。惟東一大廟貌。西一峻麗石坊。俱面江立。西上一大坡無居人。坡後及迤西近山處。又多人家。屋亦整飾。或面山。或面水。再西北。山半瓦屋尤可觀。所異者。邑聚臨江。人煙既盛。而岸下無一舟泊。自武穴到此五十餘里。時為 九點四十分。風土記謂甘寧戰死為神。有遺壘。至今田家鎮上下三十里。有神鴉集舟桅乞食。善接飯。不一失。余過之。不見畢逋之影。   田家鎮扼北岸。迤西南岸有半壁山。江至此最狹。舊以采石磯為狹。實不甚狹。此乃更狹三之一。采石磯關係金陵。亦關係太平安慶。此則關係武漢。尤關係黃州九江矣。咸豐時水陸軍欲克復九江。不取田鎮。不能行師也。山下半月城之後。以山為牆。似為其東?臺。過田鎮西北少遠。見北岸江中一臺。砌石為基。上建谷屋。西面開大窗。上有望臺。似為其西?臺。 而田家鎮中之大廟。蓋為吳王廟。即其中?臺。惟未得見廟前後?臺所在。近志載馮家山為北?臺。半壁山為南?臺。廟為中臺。亦合形勢扼守之宜。馮家山。當即田家鎮後山。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附錄 槱兒遊頤和園筆記
連雅堂先生家傳
列傳四
十二點七分至德州
入毓粹門
附錄 槱兒遊蘆溝橋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