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歌行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10000026117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吳德功
主題與關鍵字:
瑞桃齋詩話
描述:
內文:自虞庭賡歌起,而歌以興焉。歌者放情長言之謂也。後人採入樂府,故又樂府之流派。體製漢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騷體。唐人專以七言長短句為之。大抵樂府所作有辭(字也。)有聲(字之音也。),後人所作有辭無聲,此即徐伯魯先生所謂詩之三變。不入樂府而以近體歌行括之,使學者知源之有自,而流之有別者是也。音節平仄與古詩同。今聊列五七言騷體三圖 於後,以便初學。餘不甚拘,可以意會。諸選家所列入古詩。然歌之所以異於古詩者,古詩貴雍容平遠,歌則可用奧辭、著奇想、鍊奇句。抑揚頓挫,其體不同故也。作法前代或就題總起,或就事直起。中分三段,或寫景、或言情,後以唱嘆作結。韻要平仄相間(每換處宜複一韻方?。),或前平後仄 、前仄後平,此歌體中平正格也。至於格之變換,韻之重疊,句之長短,神明變化存乎其人。總要悠揚餘韻,得悲歌慷慨之意,所謂言之不足,而長言之者也。王世貞 曰:「歌行有三難:起調一也;轉節二也;收結三也。惟收為尤難。如作平調,舒徐綿麗,結須為雅詞,勿使不足。奔騰洶湧,驅突而來者,須一截便佳,勿留有餘。中作奇峻語奪人魄者,須令上下?相顧,一起一伏、一頓一挫,有力無?,方成篇法。」 胡元瑞曰:「歌之名義由來久矣。〈南風〉、〈擊壤〉興於三代之前,〈易水〉、〈越人〉作於七雄之世。」如騷之〈九歌〉、〈安世〉、〈房中〉、〈郊祀〉、〈鼓吹〉並登樂府者。孝武以還,樂府始有行名。如〈大演〉、〈隴西〉、〈豫章〉、〈長安〉、〈京洛〉、〈東西門〉等作皆是也。「較之歌曲,名雖有異,體實相同。至於長短燕享等篇合而一之,不復分別。又總而目之曰『相和等歌』。則知歌者曲調之總名,原於上古。行者歌中之一體,創自漢人明矣。」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2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吳德功(1992)。[歌行]。《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2/b5.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2/b5.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王世貞
長短句
九歌
豫章
隴西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文學史概論
節孝名冊
教育志
臺灣哀詞
農業志
列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