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附錄吳統領彭年傳(見吳德功「瑞桃齋文稿」下卷)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250000019180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吳德功
主題與關鍵字:
讓臺記
描述:
內文:附錄吳統領彭年傳(見吳德功「瑞桃齋文稿」下卷) 吳公諱彭年,字季籛;家浙江,後徙廣東省。初以貳尹候補,年少英敏,且有幹才。 光緒二十年乙未,臺灣割讓日本,臺之紳民立唐景崧撫憲為民主,據守臺北。劉軍門義據守臺南,其兵勇衣服旗幟皆黑色,號為「黑旗軍」。公入劉幕,言聽計從,司掌營中地方文券,兼參贊軍務。劉帥以公韜鈐諳熟,膽略過人,甚器重之。 時日軍已據新竹。臺中太守黎景嵩招立新楚軍。苗栗義民首吳湯興、徐驤欲圖恢復,屢戰不克。黎府初不依劉,自行整軍;然軍餉支絀,疊請劉濟援,劉亦以支絀辭之。適苗栗縣李烇與吳湯興因糧餉齟齬,互稟於劉;劉令公統帶黑旗勇七百餘名,以副將李維義副之,並令查辦苗栗之事。邀同安平紳士吳汝祥到彰,薦辦糧臺。到彰數日,黎府用李維義為新楚軍統領,分公所帶黑旗勇之半,而公之勢已孤矣。 公於[六月]十五日拔隊至苗栗。十八日,日軍大隊水陸並進。前新楚軍藍翎副將統領楊載雲戰死於頭份,李維義逃回。公在苗栗所募土勇,尚未成軍,倉猝遇勁敵。六月二十一日,黑旗親勇管帶袁錫清、副帶林鴻貴皆戰歿。公於是先騎?馬出陣,悲鳴不行,再易自己白馬出陣。日軍四面掩至,偕苗紳徐驤、吳湯興等收合餘燼而逃。行至鰲頭,公欲就大甲溪邊扼險紮營,以待援兵;奈人心瓦解,全無戰志,即回駐彰化,飛電請乞師。劉帥回云:餉可向鹿紳支取,許吳湯興招募敢死軍,援兵隨至,先行死守。 二十七日,黎府被敗勇追索餉銀,無可支給。以新楚軍統領授公。公斯時兼領重任,餉項更乏,再電信云:自帶兩月之餉已經用盡,而鹿紳餉項失約;吳湯興敢死軍未集,亦無器械。劉帥甚怒之。 七月初二日,日軍百餘人到大肚。是夜滿城惶恐,官僚欲議去城。公又電聞劉帥。回電云:兵來禦之,死守無恐!公於是堅心死守。星夜帶勇駐紮茄苳腳,以扼大肚溪咽喉;城內外人民皆蒸飯到營,供給三餐。 初三早,派勇巡哨溪邊,見日軍駕筏而渡,黑旗勇擊之退。翌日,黑旗勇與日軍戰於李厝莊溪底,斬馘二,獲戰馬一匹、米十餘包。公飛電報捷,劉帥獎賞兵勇二百兩。 自初三至初六日,臺南援兵數營繼至。初七日,忽報日軍入葫蘆墩駐紮,公急派彰化縣羅樹勳帶防軍營並鄭以金一營、臺南勇一營救臺灣縣,遇日軍於頭家厝等莊。土人林大春、賴寬亦率土人與戰。互駐紮於民間竹圍,攻打一日一夜;日軍蜂擁而來,即據臺灣縣。 初八日,羅樹勳收軍回彰化。是日日軍遍紮烏日莊沿溪一帶,繞過彰化城之背。時臺南兵勇疊至,奈甫到地喘息未定,不能分佈駐紮。 初九早,日軍山根少將一隊乘夜越烏日莊溪而來,大隊由大竹圍、砂坑而進,直搗八卦山,分一隊由番仔井包抄;川村少將一隊又越大肚溪而來。時黑旗勇駐紮茄苳腳,稍卻。公黎明聞知,使其友代理諸務,急上馬揮令箭趕進。黑旗勇奮力抵擊,日軍卻退。忽見八卦山上日軍爬山飛上,銃聲如雷。時徐驤、吳湯興守八卦山率勇力堵,連發大數響,未能中的,喊聲震地;日軍遂奪八卦山,眾勇紛紛奔下。公急由茄苳腳回救。至北壇巷,公拔劍斬退軍,揮令上山奮戰。忽山上鎗子飛下,公身中數傷,血濺衣襟,墜馬而歿。其隨行壯士三人欲擁公而走,亦被銃斃。日軍由東門而來,無梯可倚,即緣轎上城,開門齊入;一由市仔尾入北門。黎太守從西門逃二林。羅樹勳率其子羅汝澤在中莊仔督戰,同奔南門,向燕霧而逃。彰化城陷,猶不知公之何往也。 初十日,(日軍)駐城將帥令人民收城內外屍首,適其友吳汝祥潛逃出城,甫至北壇巷,見公屍在焉。其夥阿來亦偕收屍者同至其地,汝祥令集三壯士同埋之。迨汝祥回至廈門,聞客館主人言:公數日前,曾宿其館,住歇兩日,並言臺灣時事不可為。共駭然久之。後數日,聞其家忽見公肅衣冠而入,言吾已不就劉幕,上帝命理某方禋祀矣。倏忽不見,家人嗟訝之,越數日而凶耗至焉,始知前日歸來者乃公之魂耶。 初,公之到彰,止帶七百餘人,兵力已單,而李維義又分其半,其爪牙已失。至苗栗募勇未成軍,猝遇勁敵,而林鴻貴、袁錫清相繼戰歿,其左臂已失。此豈戰之罪哉?亦時勢使然耳。公至鰲頭,思扼溪而守,其見識甚高;無如紳富內渡,人心瓦解,不得已回守彰化;而糧餉支絀,劉帥又令以死守,故公力戰捐軀。古之忠臣烈士何以加此?宜乎英靈不泯也。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2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吳德功(1992)。[附錄吳統領彭年傳(見吳德功「瑞桃齋文稿」下卷)]。《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0/37.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0/37.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茄苳腳
大肚溪
林大春
唐景崧
山根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話詩體裁示及門
虞衡志
入毓粹門
宗教志
五桂嶺石壁肖像
「雅堂先生餘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