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京幾兩月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210000021225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雅堂先生餘集
描述:
內文:居京幾兩月,日事徵逐,欲為塞外之遊,以覽其山川之勢。而京友無肯偕往者,余於是攜一?被,珥一筆,持一仗,以作張家口之行。 京張鐵路為通蒙古之道,粵人詹天祐所督造。其材料悉取諸國中,路險阻,越山行,以貫長城內外,故建築難。然自開通以來,蒙古之貨物悉以是郵,故收利絕鉅。車站在西直門外,而總站在豐臺,與京奉津浦相接軌,是為北方之要道。上車行,未幾至清華,有美國所建之大學,以培育人士,其經費則以庚子之賠款充之。又有製革廠,北方產皮多,利外溢,所製簡漏,而今以新式用之,則其效必顯。少頃至南口,則居庸之南也,曰下關,有城守焉。出北門十五里,曰中關,又為之城。又十五里,曰上關,則居庸也。城之南門,石刻「古雄關」,字大徑尺,車行其右,氣象幽偉,為古者用軍之地。淮南子曰:「天下有九塞,居庸其一。」又北十五里,為八達嶺,明大將軍徐達大破元兵之處也。鑿隧通路,其旁有宋楊五郎石像,屹立山頭。八達嶺之北門,大書「北門鎖鑰」,為景泰三年建,此則長城之隘也。長城為秦王政所築,起臨洮,終遼東,蜿蜒萬餘里,為世界鉅工之一。城高四十尺,厚二十餘尺,壘磚為之,每重四十餘斤。吾於青龍潭得一磚,堅若石,欲攜歸,以重而止。自秦以後,歷代修之,用以備胡,蓋中國之遭胡患也久矣。然蒙古已馴弱,弓矢來庭,撫之若郡縣,而活佛不服,稱制自娛,故余欲至庫倫,一窺其變也。過嶺為懷來縣,則土木堡,明英宗蒙塵之地也。茍無于忠肅者,南朝天子安得生還耶?宣化為關外重鎮,秦漢之上谷也;元初建上都,歲一駐蹕。顧自南口至此,車行山谷間,或越長城而過;山多童,間有樹木,屬梨棗,時尚未花。而蒙古人驅駱駝以行者,每群數十,鈴聲斷續,偪仄官道中,亦一創見,入夜至張家口。 同車粵人霍幹唐亦欲赴蒙古者,遂偕宿於張綏鐵路總局。張綏鐵路者,起張家口,至綏遠城,中經山西之大同,為北界交通之道。時方建築,其局員多粵人,聞我輩遠來,禮遇甚優,可感也。 越早偕幹唐等乘騾車遊市上,至大境門之外,又一長城也。為明永樂間所築,因山塹谷,繚亙千餘里,是為塞垣之外蔽。兩山抱擁,中闢一關,其外則大洋河,苟以丸泥封之,雖萬夫莫過。然古今異勢,強弱異形;弓矢之利,易為砲火,又變而為千斤之彈。據關固險,其術已窮,而長治久安之計,當以進取為的也。夫蒙古歸附久矣,前之足為禍害者,今已隸為臣妾,則長城可以無用;而其足以為後患者,又在蒙古之外。整軍經武,移民務農,以日求富庶,其險固重於長城也。夫疆域形勢,隨時而變;贏秦之世,居庸塞外,皆匈奴也。故築城起臨洮終遼東,足以自限。元魏以後,兼有上古雲中,故築赤城至五原,而後足以攻守。明初既逐蒙古,驅之於陰山之下,故復築外城,因河為界,而邊防乃可無虞。今內外溝通,道路相絡,夫何足以自固哉?以進為守,以開為闔,以無事為有事,而後可以保國也。今之論者,以東西角逐,地球日隘,北京僻處一隅,不足以經略大洲;欲為經略大洲者,移都庫倫或卜宅伊犁。其言雖屬遼遠,而以時勢攷之,固非鑿空之論。伊犁居大洲之中,地肥饒可用,而元人倔起和林,併取歐亞,則蒙古者固英雄用武之地也。然蒙人頑愚,失其本性;射飛逐走,尚成游牧之風。經略之法,首在教育:拓之以智,結之以仁,獎之以文,厲之以武,而後乃可用也。然而今之為國者,僅顧目前,雖以活佛之負隅,而不敢致討,則經略蒙古者,亦唯俟之後人爾。 大境門路達庫倫,計程十二日。道經沙漠,乏水草,每遇大風挾沙,飛至數千里,人畜俱陷,交通之力,唯恃駱駝。其上者則乘駝轎;駝轎之制,大於筍輿,兩駝肩之,御者立左右。駝性馴,遲速行止能從人意。夫駝為塞外之產,任重致遠,且忍饑渴,故度大漠者必騎駝,非馬可及也。駝毛可織布,善禦寒,每年夏間剪之,或自脫,其價頗貴。蒙人畜駝為產,多者數百頭,又有白駝較貴,每頭值千金,余於北京萬牲國曾一見之。清初用兵蒙古,以張家口為驛站,故駐軍較多,若他日鐵路開通,則千里猶戶庭焉。
出版者:
連橫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74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建國紀
詩意
連雅堂先生家傳
初八日午後二點
清同治十二年,林淵源、蔡德芳奉憲采訪...
宗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