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陽易實甫(順鼎)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90000017710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梁子嘉
主題與關鍵字:
寄鶴齋詩話
描述:
內文:龍陽易實甫(順鼎),少年才名馳一時。以舉人屢上春官不弟,乃損貲入道班。為人慷慨激昂,非徒尚浮華者。比乙未割臺灣事起,託張香帥為奏事;既不報,則間關赴臺灣。時唐景崧已遁,劉永福無固志,卒不得要領而歸。在津舟感懷云:「敷天左袒切同仇,聞道炎荒戰未休。丹穴生靈薰越翳,烏垣部落奉田疇。遼東高節思龍尾,海上奇功望虎頭。但使孑留人種在,珠崖還作漢神州。」在閩感懷云:「珠崖棄地豈良圖,赤手擎天一柱孤。忍見伊川皆野祭,況聞倉葛有人呼。故鄉真定辭先壟,異代延平訪舊都。南越今方為漢守,長纓祗願係東胡。」又有書憤云:「鼠端持兩技終窮,兔窟營三計枉工。黃屋何勞效椎髻,烏江早擬渡重瞳。蜃樓人物形纔具,蟻國衣冠夢已空。如此頹波誰為挽,焚香泣血叩蒼穹。」此詩蓋指唐撫於法、越一役,著有勞績;自來臺灣,坐享虛名,因循了事。割臺議起,陽立「民主」之國,陰將輜重、眷屬內渡;詩謂其「兩端」、「三窟」,不虛也。迨李經芳偕敵船臨海,部軍譁變,彼若坐鎮不動,軍可立定。即不然,調義勇亦可彈壓;抑或退至新竹,亦可與臺南聲勢聯絡。乃計不出此,闖夜僱英商船以走,所以壞事也。又有贈劉鎮軍永福云:「魚龍草木畏威名,雞犬桑麻慶再生。燕頷虎頭班定遠,鯤身鹿耳鄭延平。孤城斗絕三千里,一將強於百萬兵。耿耿丹哀惟許國,皇天應鑒此精誠。」唐撫去後,臺北非常紊亂,而敵軍在雞籠數日不敢進,有奸民往導之,始來。彼時劉帥若有佈置,全臺尚可為我有也;乃株守臺南,毫無計畫,任各處義民及散軍與敵兵混戰至三閱月之久,始分數百兵來援苖栗,則敵人已添大兵,海陸並進,無機可圖矣。然中路各處尚出奮戰,而劉帥乃僱英船以遁。前此戰法之聲威,一旦掃地;此與劉省三之失望於臺人,同一覆轍也。詩中云云,殊令劉淵亭受之汗顏。
出版者:
洪炎秋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70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軍備志
問民間疾苦對
列傳一
詩意
列傳四
古今詩話菁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