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話概略(一)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2011000172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陳材洋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旬報
描述:
內文:中國文字,初無所謂詩學,六經諸子,亦不過論理,或有之,四言而已。自春秋以還,其在南方變百賦,其在北方亦變而為七言,詩至荀卿〈成相篇〉,更三言、四言、七言相間而成文,此即中國詩學萌芽時代也。 詞賦興後輾轉砌磋愈精,如董仲舒之〈天人三策〉;公孫宏之〈賢良策〉對;梁文偃、嚴安、徐樂、司馬遷均負盛名,洵乎以漢武十餘年,為詩學極軌矣。 漢文景帝時,枚乘始倡五言詩,即今所傳古詩十九首是也。至武帝五言尤盛,有卓文君之〈白頭吟〉。蘇武李陵之〈河梁詠別〉,意長神遠,音調韻和,頗足動人詠吟,為百代五言祖,亦為漢詩最盛時代也。 漢武帝後,詩學漸衰,元成間,惟韋允成略有佳作,班婕妤〈怨歌〉,用意微婉,音韻平和,可稱一時翹楚。嗣後有蔡邕〈飲馬長城窟行〉。秦嘉〈留郡贈婦〉詩,和易動人,惟不及西漢多矣。迨建安時,詩道一振,魏武沈雄,彷彿三侯,陳思更五色相宣,八昔朗暢,足以上繼蘇武,下開百代,又劉昶之斷句,寥寥二十字,悲幽慷慨,卓絕一時,此魏時詩學之大概也。
出版者:
鄭玉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11年10月10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連雅堂先生所著臺灣通史
開闢紀
天山賦並序
問民間疾苦對
臺灣文社 正式成立,大會記
教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