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圖書史述略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507009187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胡延齡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一)有巢氏木作器用。繪輪圜螺旋。伏羲畫八卦。蒼頡造字。史皇作圖。黃帝繪蚩尤。威天下。皆觕廓而。已。不足以美術稱。美術畫自畫螺始。螺舜妹也。參天地之造化。象萬有之形體。創書畫分體之格。實為我中國畫家之始祖 其後虞畫衣冠。以代刑戮。是為圖畫應用於法律上之起源。禹鑄九鼎。圖鬼神百物。是為圖畫應用於政治上之起源。伊尹畫九主。以干商湯。是為寓言畫之起源。高宗畫夢。以求良弼。是為想像畫之起源。至是圖畫之功用廣。而種類繁矣。 周代設官。分掌畫繪。彩色研究。始於斯時。晚周學者。外好深思。進此極著。寫生畫之起源。則有敬君畫妻。評畫之起源。則有齊王畫客狗馬鬼魅之對。發明陰陽濃淡遠近之理。則有周君之畫筴者。用圖畫為商。標者則有幽燕賈。人在工業上藉圖畫為建築雕刻之助者。則有公輸班。至是圖畫之功用愈廣。而種類愈繁矣。 (二)秦火不及藝術之書。不但周代圖畫思想。未受摧殘。而國外文明。在圖畫上且首先感被。西域騫霄。貢畫士烈裔。傳丹青入中原。其明徵也。 及西漢武帝。重儒術。罷黜百家。中國人之賤藝術。實肇於斯時。而晚周圖畫思想。遂被禁閉殆盡。無由發展矣。 及元帝設尚方畫工。於是中國圖畫。勃然中興。毛延壽善人物。美醜老少。必得其真。足可為漢畫代表。東漢明帝。又立畫室。及鴻都學。畫術始有人研究。名畫始有傳者。況當時畫工。多取經史故事。為繪事之資。故歷史畫。盛傳一時。惜獻帝遭董卓之亂。西遷長安。載名蹟七十餘乘。喪失無遺。漢畫至今傳。祇孝堂山祠。武梁祠石刻。代表古代之神話思想而已。 (三)魏晉六朝。佛教盛行東土。印度藝術。流入中原。一乘寺之凹凸花。其最著者。此外人物道釋動植。亦極名重一時。并用縑素麻紙。亦前代所無。且漸尚抽象美之線畫。漸別光向與佈景。漸重選擇監本。在畫術上。殆又進一步矣。況當時為畫論者。如南齊謝赫梁元帝陳姚最等。批評精確為後世所宗。亦一進步也。 所以惜者。此時畫家思想。悉為印度文明所範圍。不能多創新格。自成一家。令人抱餘憾耳。及唐代初葉。遂盡反魏晉六朝畫家之摹肖主義。一變往昔高古細潤之習。而開後來雄渾超逸之風。是故畫至盛唐。道釋人物。極窮工仙豔之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開元天寶以還。山水畫大興。名家輩出。南北宗迭相雄長。蔚然可觀。晚唐墨寶。循值尤鉅。有由來矣。 (四)晚唐僖宗。禮延畫士。五代李後主。創立畫院。江南西蜀。遂為當時圖畫之都會。花鳥畫名家。遂代山水畫而大興。宋初。復置翰林圖畫院。授官職。多取詩句。命題。試四方畫工。畫術至宋。蓋極重思想。往昔摹肖主義。殆一掃而空矣。是故宣和紹興間。名人蔚起。院內院外。叢秀競芳。徽宗高宗。又均善此。聲勢愈大。以視盛唐。殆過之矣。過之矣。而宣和睿覽集。總名畫千五百件。菁英標舉。尤足珍貴。元代起沙漠之北。不知尊重藝術。無足稱道。明初。復興畫院。宣宗孝宗。皆善寫生。足以比隆宋代。其季意大利人利嗎竇。傳西洋畫入中國。至是中國圖畫思想。遂直接感被歐風。然當時畫家。尚不為西洋文明所範圍。故清制吳中名畫。猶得雄視一時。庚子聯軍後。內府珍蹟。不少陳諸世界市場。於是世人始知中國圖畫之價值。而中國學校。亦適興於斯時。西洋畫遂亦為中國人所通習矣。
出版者:
鄭玉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12年7月2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問民間疾苦對
列傳五
五桂嶺石壁肖像
「雅堂先生餘集」序
古今詩話菁華(五)
軍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