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史略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10400188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LUCY. CAZALET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施王將往母里牙時。依當時習慣。裂其地與諸子。封長子野老保里驅(YAROPOLK)於紀次子胡犁牛(後胡犁牛)于母里尼亞(VOLYNIA)。三子眉拉里馬於奴僕鄂路卓(NOVGOROD)。 施王殂後。野王與胡王同室操戈。胡王敗死。野王遂併其地。 眉王聞之。怒氣沖天。興問罪之師。向紀府而發。道中瞥見褒國國君(PRINCE. OF.。OLOLOISK)駱隅寶卓(ROGYOLI)之嬌女駱娥女(ROG. NEDA)甚美。願納之。然駱氏巳許野王。拒其請。於是眉王殺其父。侵其地。而迫通其女。 眉王攻陷紀府。弒兄奪國。至是俄羅斯又統一天下矣。 眉王追慕先王之偉業。極力擴張領域。討伐四方。就中以慓悍之伯真尼二斯族為最。(PECHENGS) 要之。眉王有令人可欽仰之事蹟者。即其能采用耶教一端是也。有希臘宣教師。訪王于紀府。談論福音所載掌故。出一幅天罰圖畫示王。王覽畢。龍顏大喜。感念孔殷。遂傾耳其說。乃召集博雅爾(貴族)(BOYARS)會議。而民間父老。亦勸王採用耶教。王又准博雅爾貴族之奏議。在毀壞古代諸神以前。宜先遴派博雅爾貴族十名。充為使節。入異域。考察各教會之種種崇拜儀式。擇其善者而從之。後使者歸國。眉王重集權貴。听其報告。 先是博雅爾使節。初到眉山沈時。該教長極力裝飾教堂。輪奐艷麗。殆無比倫。又將禮式儀仗。衒示使節。且反覆叮嚀。無微不到。使節聞之。極口稱善。私相與語曰。我輩今日。其在人間。抑在天上。實不得而知也。 使節歸報。痛陳利害。備極精細。并云得游樂土。受種種隆遇。力勸俄王。宜采用希臘教式。王尚躊躇不決。未幾。王攻圍驅臨靡亞(CRIMIR)之古爾散城(KORSUN)受敵人意外抵抗。無法可施。乃仰天立誓曰。寡人能下此城。則願改奉耶教云云。忽有古爾散叛徒阿殘那守(ATHANASIUS)。以書附箭。財落俄營。密告眉王。當如此如此。王依其計。截斷該城水源。古爾散人果樹白旗。開門乞降。眉王遂改奉耶教。與希臘訂盟。迎納王姬。榮歸紀府。 眉王歸駕。命毀偶像。(將雷電神繫于馬尾曳走而沈諸瀨灞河中)且使人民入波淺那河(POCHAINA)。行洗禮式。以償俄王不悅之罰。此紀元九百八十八年事也。 紀人改拜耶教。無任歡迎。自餘各城。則未肯奉命。眉王下令。迫民捨異端入耶教。俄羅斯耶教藉軍力而為嚮導者。實自此始。 眉王既奉耶教。斂其雄威。化成溫厚。勵精圖治。力致太平。建學校于紀府。遣貴冑子弟。就希臘牧師。嫻習禮儀。又多立耶蘇教堂于各地。又銷糜鉅費。經營慈善事業人民欣羨莫名。稱為冬日可愛。王薨于紀元千零十五年。 眉王在日。裂地分封其後。長子仍襲紀府。始創游黎呂制度(UOELY)(如中國周時封建制度)。此後五百年間。遂構成一生靈塗炭兄弟鬩墻之俄國慘史焉。 紀王在法典上。為諸侯盟主。然自茲以後。其傳統不以子承父。而以弟繼兄。又諸侯紛爭疆界。無時或息。甚至以甲兵相見。 眉王薨。王子薛無也多寶兒(SVYATOPOLK)。乘間使人殺保里斯(BORIS)及虞禮武兩弟(GLEB)。奪其封土。揶路斯拉夫(YAROSLAV)(眉王第二王子奴僕鄂路卓國君)憤不可言。誓師復讎。莫計春冬。其間波蘭王(POLISH)保體斯拉夫(BOLESLAV)。雖屢助薛王。至竟薛王被逐國外。求護他人。于是椰王置兵保紀府。未幾轉受其幼弟尾須知斯拉夫(MISTISLAV)(眉王幼子俄國南端之廚謬他拉幹國君)傭虎查爾兵攻之。椰王善為防守。尾王攻之不下。解圍而去。轉侵查尼鄂武(CHERNIGOV)後椰王率其所傭之奴鬚兵(NORSE)。行近查尼鄂武地。與尾王軍遇。血戰劇烈。尋訂和約。兩分俄地。 椰王保紀府及瀨灞右岸。尾王則取左岸。迨尾王死。椰王又統一俄政。 椰王重築紀城。白石累壁。黃金飾門。又經營多數教堂于紀府及奴僕鄂卓兩處。迻譯來自希臘之宗教諸書。建立一小圖書館。紀元千五十四年薨。 椰王分封其國于諸子。嗣後諸子仍其舊慣。故後此五十年間。棼亂不輟。幾把俄地沈諸深淵。就紀府一城而言。被諸王子輪篡者。恰類轉蓬。 時有悍族。由亞細亞移住俄國南端僻壤間。曰婆囉美志(POLOVTSY)。乘俄亂之機。入寇邊境。備極殘忍。後至椰王孫鬥士美拉里馬。游說諸王。宜捨念舊惡。合從以禦強胡。先自率一軍抗婆囉美志。敗之。且獲多大戰利品。載回本國。 鬥士美王性寬慈。汎愛眾。雖紀城非其本國。初無異心。紀人得之。後紀人乘其王薛無也多寶兒薨。蔑視舊章。不認王子(薛王子胡犁牛)繼統。因時制宜。推載美王為君。終其世。國泰民安。紀元千一百二十五年事也。 美王博學多才。著一書名曰垂訓。遣下諸子。教其敬上帝。慎語言。避懶惰。听訟。當罪責本人。莫事株連。對外。須開放門戶。優待異國使臣游歷家。不論富貴貧賤。視之均等。謂其能傳播本國聲名之善惡于鄰境也。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4月1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臺語考釋
列傳四
刑法志
古今詩話菁華(四)
附錄:治臺必告錄請卹清單
過黃河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