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教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101000032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黃茂笙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凡有崇高偉大之真理。超越於人生。使人敬畏之。崇拜之。信仰。之又能使人於敬畏崇拜信仰。而得其慰藉安心幸福者。名為宗教。孔教則非宗教比也。夫震旦之有孔教。猶印度之有佛。猶太之有耶。波斯之有拜火。亞剌比亞之有回回。我國之有神道也。雖然。宗教者有命令之權威。有禮拜之儀式。若孔教則無之。佛之涅槃。耶之天國。皆為未來之生活計。而孔氏則曰未知生焉知死。此則異於佛耶二教也。佛教神人教也。耶教亦神人教也。何則。佛陀神也。耶蘇亦神之子也。信二教者。雖有滔天罪孽。神能拯救。故有懺悔祈禱。若孔氏則曰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孔氏之徒。無有以孔子為神者。而後世之敬畏崇拜信仰之者。亦無有吉凶禍福之心。而望其拯救之也。耶教曰凡人皆有先天罪業。孔教則曰人之初性本善。佛教雖不明言性善性惡。考諸楞嚴經。有一切眾生。實本清凈。因彼妄見。有妄習生云云。亦性善之意。此同於佛而異於耶也。耶教之尊上帝。佛教之尊佛。孔教之尊天。一也。然耶教之上帝。全知全能。創造世界。佛教反之。論世界曰無終無始。孔教則曰天地交。萬物生。是亦創造世界之意。此又同於耶而異於佛也。耶教一神教也。上帝之外。盡為魔鬼。佛教汎神教也。三寶之餘。猶多諸佛。孔氏之徒。亦有五天六天之說。(五天則蒼天、昊天、旻天、上天、皇天,六天說乃漢鄭寶所論)此則又頗同於汎神教也。佛教之宗旨。靜止的也。耶教之宗旨。活動的也。佛教之寺院。多懸之於深山絕壁間。耶教之拜堂。則建之於人?叢處。佛氏偶像。拈花微笑。使人見之。而起莊敬之誠。耶教肖影。鮮血淋漓。使人見之。而生恐懼之心。一動一靜。於茲可見。而孔教則不然不山不市。大成之殿巍然獨存。無傳道之牧師。無說教之和尚。無讚美之歌。無 唵之咒而人之敬畏之。崇拜之。信仰之。初無異於二教。抑又何哉。耶穌言愛。孔子說仁。仁與愛異而同也。耶蘇之愛。無差別之愛也。孔子之仁。有差別之愛也?仁者愛之根於心者仁之本也心正而後身脩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此非仁之大者乎。今日之倫理學何一非二千年前孔子之教乎孔子說仁。而慮人之無知。乃先刪定詩書禮樂春秋易經等。使明其理。而知忠恕之道。故曰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六經既明。仁一以貫之。所謂集群聖之大成。其人格之偉大。教義之崇高。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又何只敬畏之。崇拜之。信仰之而已哉。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1月1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古今詩話菁華(四)
疆域志
軍備志
「雅堂先生餘集」序
附錄:治臺必告錄請卹清單
宗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