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建築
淡水古蹟
文字檔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淡江大學
建築學系
淡水古蹟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
3:理學堂大書院的介紹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著作者:
建築重要角色/頭銜:馬偕牧師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建築
主題:淡水古蹟/理學堂大書院
關鍵詞:真理大學 | 馬偕牧師
描述:
馬偕在臺灣所興建許多建築中,理學堂大書院是帶有濃厚中西合璧意味的一棟,據稱為當時淡水知名泥水匠洪仔泉所建;馬偕博士親自選地、設計、督工,因為建築匠師為臺籍匠師較難溝通便以削蕃薯示範。東西長七十六呎,南北長一百一十六呎。外觀冠有西式教堂的小帽尖,卻是中國尖塔的造型─為緩和當地民眾,門楣為觀音山石,題有「理學堂大書院 ,Oxford College 1882 」。
清咸豐年間因為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開放臺灣地區通商口岸,淡水亦為其中之一,因為開放緣故西方宗教因而傳入,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馬偕抵達台灣打狗港,由於當時台灣南部已有英國長老教會在此宣教,而北部人口稠密卻沒有宣教士和教會,於是馬偕毅然決定北上。同治十一年(西元一八七二年)搭乘海龍號來淡水傳教為臺灣北部基督教傳教之始。
建築風格/時期:格局配置上四合院大厝三開間主屋,兩進兩護龍;西式圓拱形〈雨披〉的門窗和百葉窗。 正門前有傳統民居「凹壽」的前廊;而前檐卻有西式「女兒牆」的做法。山牆上的圓拱窗以紅磚砌成,上加丁面雨庇,嵌有彩色玻璃。屋頂為傳統硬山式板瓦屋面,屋脊上設有小尖塔。
保存狀況:良好
建築使用場合與功能:書院
建築使用材質名稱:紅磚、觀音石
匾額與提字:理學堂大書院 ,Oxford College 1882
建築物重要時間:光緒六年(西元一八八0年),馬偕博士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在故鄉報告他在台灣八年傳教的成果,受到鄉親極大的肯定,卻不忍他訓練學生時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在地方報的呼籲下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 6215 美金讓馬偕在臺灣興建一座現代化學校。次年底,馬偕回臺灣便應用此筆捐款買地,親自設計、監工。,這是台灣首見的新式學校。光緒八年(西元一八八二年)竣工開學,並取名為「理學堂大書院」,英文名字為「 Oxford College 」<牛津學堂>。大正三年馬偕在此增辦淡水中學是北臺灣第一間西學學堂,也是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和真理大學的搖籃地,現本建築位於舊稱淡水工商管理專校(學院),今稱真理大學校區內。
日期:
創建年代與修復記錄: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
公告該建築為古蹟:民國74.08.19
範圍:
地點:中華民國 台北縣 淡水鎮 真理街32號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家:中華民國
建築典藏單位:真理大學
數位作品典藏單位:本數位作品由淡江大學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分別典藏
本數位資料使用限制:1 網際網路公開展示與檢索;2 非營利、教育及研究使用。
授權聯絡窗口
淡江大學 - 建築學系
黃瑞茂
0922910121
094152@mail.tk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馬偕牧師(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3:理學堂大書院的介紹]。《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1/84/47.html(2012/07/13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1/84/47.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馬偕博士
臺灣地區
馬偕牧師
天津條約
牛津學堂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文字檔: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的歷史
文字檔:淡水紅毛城的歷史
4:馬偕墓園群的介紹
文字檔:滬尾礮台的歷史
2 :滬尾偕醫館的介紹
5:淡水外僑墓園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