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叉舌鰕虎(Glossogobius aureus)

台灣俗名:金叉舌鯊、甘仔魚、狗甘仔

金叉舌鰕虎( i Glossogobius aureus /i )台灣俗名:金叉舌鯊、甘仔魚、狗甘仔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Akihito & Meguro, 1975
主題與關鍵字:
鰕虎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VI-I , 9;臀鰭I , 8;胸鰭18~19;縱列鱗30~32;橫列鱗9~10;背鰭前鱗26~29。 體形修長,前部呈圓筒形,後部則呈側扁,尾柄較高。吻端略尖,吻背前端略隆出。背緣線平直略隆起。舌端呈分叉狀。眼背側位。下頜明顯較上頜前突。 體被有中大型的櫛鱗,後部的鱗片較大。頭背部及鰓蓋上方具有小圓鱗。第一背鰭棘未特別延長或成絲狀,約呈三角形。胸鰭寬圓,長度小於尾鰭。尾部呈長圓形。 體色呈淡棕色或黃棕色,腹面灰白。背側散布有深色的斑點。鰓蓋具有金黃色的光澤。體側具有一列約5個黑色的斑塊,前方的斑塊較淡而模糊,尾基的黑斑則最為明顯。背鰭散具有褐色的點紋。尾鰭具有4~6條垂直排列的黑褐色斑點。胸鰭、腹鰭、臀鰭呈灰白色。
棲所生態:金叉舌鰕虎較少侵入到純淡水水域中,成魚主要棲息在半淡鹹水域的區域裡,例如:河口、潟湖等棲地中。底棲性魚種。偏好以小型魚類、甲殼類等為食。
台灣分佈:分布於台灣沿海的泥沙底質的沿岸區、河口區、港灣、紅樹林等區域裡。
最大體長:通常以7~10公分較為常見,最大體長約可達18公分左右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Akihito, Prince and K. Meguro 1975 (29 Dec.) Description of a new gobiid fish, Glossogobius aureus, with notes on related species of the genus. Jpn. J. Ichthyol. v. 22 (no. 3): 127-142.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棕塘鱧( i Eleotris fu...
棕塘鱧( i Eleotris fu...
寬帶裸身鰕虎( i S...
寬帶裸身鰕虎( i S...
裸頸斑點鰕虎( i F...
裸頸斑點鰕虎( i F...
雙帶縞鰕虎( i Tr...
雙帶縞鰕虎( i Tr...
絲鰭猴鯊( em Cryptocen...
絲鰭猴鯊( em Cryptocen...
阿部鯔鰕虎( i Mu...
阿部鯔鰕虎( i 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