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pang

符合的藏品

清錢維城雪浦歸帆圖 軸

清錢維城雪浦歸帆圖 軸

. His fame equaled that of Tung Pang-ta (ca. 1699-1769 A.D.). The painting depicts a river bank.....more

271/1288
清董邦達雲山圖 軸

清董邦達雲山圖 軸

。   本幅筆法鬆秀圓柔,墨色濃淡參差變化,景物的造型全由畫家自出心裁。主山脈呈螺貝狀堆疊上昇,煙嵐和簡筆勾成的樹叢屋宇橫越山巒,畫面上形成縱橫交錯的動態感。 &* Tung Pang-ta (tzu.....more

272/1288
清唐岱孫祜等繪慶豐圖 軸

清唐岱孫祜等繪慶豐圖 軸

。 &* Liu Pang, the founding emperor Kao-tsu of the Han dynasty, originally was from Feng (modern Feng.....more

273/1288
這爿看過那爿房

這爿看過那爿房

澎湖 褒歌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觀光休閒系 採集時間:1995-12-03 講述者:許金德 這爿看過那爿房 採集地點:西嶼鄉外垵村 歌詞:這 爿 看 過 那 爿 房, 歌詞:tsit4.....more

274/1288
雙骹行到娘房間

雙骹行到娘房間

澎湖 褒歌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觀光休閒系 採集時間:1994-09-28 講述者:張準 雙骹行到娘房間 採集地點:白沙鄉瓦硐村 歌詞:雙 骹 行 到 娘 房 間, 歌詞:siang1.....more

275/1288
清董邦達仙廬澄霽 軸

清董邦達仙廬澄霽 軸

法元人,間學王原祁,作品以筆墨清麗取勝。本幅純用濕筆乾皴,當不失秀潤之致,足見畫技高人一等。&*Tung Pang-ta, who was born in 1699 and died in 1769.....more

276/1288
清董邦達畫谿山深雪圖 軸

清董邦達畫谿山深雪圖 軸

墨染背景,留白成巨巖,而以細筆乾皴規律地分割紋理;刻畫枯枝草叢,細膩一如網脈。通幅表現靜態的裝飾美。 &* Tung Pang-ta (tzu Fu-ts’un, hao Tung-shan.....more

277/1288
清董邦達斷橋殘雪御題 軸

清董邦達斷橋殘雪御題 軸

第一橋曰斷橋,界於前後兩湖之間。春雪未消,悉瓊林瑤樹,晶瑩朗澈。 &*Tung Pang-ta style name Fu-ts'un, sobriquet Tung-shan.....more

278/1288
名稱:彭玉麟?喪禮(老照片)

名稱:彭玉麟?喪禮(老照片)

16年間 普查人員:高毓惠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名稱:彭玉麟个喪禮(老照片) 客語拼音:海陸:pang ngiug`lin song`li`lo’zhauˇpien’ 經度:X.....more

279/1288
名稱:彭色龍算魚苗歌

名稱:彭色龍算魚苗歌

:彭色龍算魚苗歌 客語拼音:海陸:pang sed liung -sonˇng miau goˋ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經度:X:121.015809 緯度:Y:24.975477 所在地:桃園縣.....more

280/1288
名稱:木質糕餅模印

名稱:木質糕餅模印

代:日明治年間 普查人員:劉瑞琴 名稱:木質糕餅模印 客語拼音:海陸:mug` zhig go`biangˇmu rhinˇ pang fung`zhong`zu』fuˇzoˇdig go.....more

281/1288
想著出外真艱苦

想著出外真艱苦

澎湖 褒歌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觀光休閒系 採集時間:1994-04-30 講述者:陳顏換 想著出外真艱苦 採集地點:西嶼鄉二崁村 歌詞:一、想 著 出 外 真 艱 苦, 歌詞:siu.....more

282/1288
清董邦達灞橋覓句 軸

清董邦達灞橋覓句 軸

濡橋風雪中驢子上,此何以得之?」 &*Tung Pang-ta (1699-1769)(style name Fu-ts’un, sobriquet Tung-shan) was a native.....more

283/1288
名稱:彭伸賢剪粘

名稱:彭伸賢剪粘

:海陸:pang shin`hien zien’ngiam(pang shin`hien zoˇmiau+ rhi’vug zid zien’ngiam) 別名:彭伸賢做廟宇屋脊剪粘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more

284/1288
宋人法書(三) 冊 宋趙鼎書劄子

宋人法書(三) 冊 宋趙鼎書劄...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a directive. In the T'ang dynasty it was called a pang-tzu or lu-tzu.....more

285/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