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型態與功能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e3fe97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動物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黃文山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動物
描述:
簡介:  蠑螈和水螈被包含在兩生綱的有尾目(Caudata或Urodela)當中,牠們一般都有著延長的身體、長條狀的尾巴及大小約略相同的兩對腳,雖然有些種類在外型上已失去了後肢。也因此從整體的體型來看,牠們比任何其他現存的兩生類族群還要更接近早期兩生類化石的型態。    “salamander”這個字是從拉丁文“salamandra”衍生而來,而這個拉丁字則是由希臘文「火蜥蜴」的意思衍生而來。蠑螈和火會被聯想在一起是因為牠們會從被扔在火上的原木中爬出來,所以被認為能爬過火焰;石棉曾經被稱作「蠑螈的絨毛」。“salamander”一般被用於任何有尾巴的兩生類動物,但較特殊的情況會用來指有陸生棲地者而言。“newt”這個字則是衍生於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古英語“efete” 或“evete”,最後成為中古世紀英語中的“eft”,此與這些屬會在每年春天為了一段長時間的生育季節而回到水中有關。這之中包含歐洲的歐螈屬(Triturus)、北美洲的漬螈屬(Taricha)和東美螈屬(Notophthalmus)以及日本的蠑螈屬(Cynops)。“eft”這個字同樣是衍生自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古英語,與幼體、陸生階段的美螈屬物種有關。    和其他兩生類動物一樣,蠑螈和水螈有著光滑、富彈性、缺少鱗片且通常很潮濕的皮膚。皮膚的功用在於作為呼吸的表面,藉此氧氣得以進入身體之中而二氧化碳能被釋出。由於這個原因,蠑螈和水螈被限制在濕氣較重或潮濕的棲地。蠑螈和水螈最外層的皮膚通常是可以褪去的,在某些物種當中這層皮膚可以被弄成破碎狀而去除,有些則是可以整層剝掉。褪去的皮膚通常會被吃掉,但有時一些水生水螈的皮膚會被發現掛在水草上。許多蠑螈和水螈會藉由皮膚上數種毒腺所分泌出來的分泌物抵禦掠食者藉以得到保護。    所有的蠑螈和水螈都是肉食性的,牠們以小型、活體的無脊椎動物像是昆蟲、蛞蝓、蝸牛以及蚯蚓為食。牠們擁有可用來潤濕食物並將食物送進口中的舌頭,有些物種則可將舌頭向前輕彈一段距離以捕捉小型獵物。在許多水生物種當中,尾巴為了要能游泳而發育的相當健全,其橫向受到擠壓且上面可能帶有背鰭。兩對附肢都有腳趾,且通常前肢的腳趾會比後肢來得少。有些物種像是北美洲的兩棲鯢(amphiumas),牠們的附肢極小且已經失去移動的功能。而其他像是蹼足蠑螈(Palmate newt),後肢的腳趾之間有蹼,可以幫助牠們快速地游泳。    有尾兩生類動物的卵並沒有外殼,但外表會覆蓋著具有保護功能的膠狀外層。每一層形成一個可被區分出來的囊,且有些蠑螈的卵可以包含八個囊之多。通常這些卵會孵化出完全肉食性的幼體,之後再成長而變態為成體。變態的過程包含了數種複雜的改變,這些改變能讓蠑螈和水螈具有足夠的能力應付成體生活。在一些水螈當中,變態能與其棲地從水中轉變成陸地的劇烈變化相互配合。    對大多數的水螈和蠑螈而言,牠們潮濕的皮膚是氧氣及二氧化碳進入以及離開體內的唯一途徑。一般來說,幼體具有如羽毛般的外部鰓而成體則是具有肺。有些物種也會使用嘴巴的內部表面有節奏地將通過嘴巴或鼻孔的水或空氣吸入及噴出。這種「口腔幫浦」很近似於位在水螈或蠑螈下顎底下的柔軟皮膚快速振動,不但可提供作為呼吸的機制,還可以讓動物能夠不斷地嚐到外部環境的氣味。精確的味覺感應對於有尾兩生類動物來說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溝通方面。    蠑螈當中最大的科,也就是無肺的蠑螈,牠們的祖先很早就已經完全失去肺且僅能經由皮膚以及嘴巴的內襯來呼吸。有些生活在湍急溪流者,那裡的氧氣相當充足;而有些則是完全陸生。居住在靜水中的蠑螈和水螈,當地的含氧量非常的低,因此必須利用肺來呼吸。牠們必須頻繁地來到水面以獲取新鮮空氣的供應,或者利用從幼體時期一直到成體時期都還保留著的外部鰓來呼吸。    在生育季節期間,水生的水螈居住在水中時有三種方式可以讓牠們獲得氧氣,分別是:經由牠們的皮膚、嘴巴的內襯以及肺。在多數時刻經由皮膚和嘴巴內襯而獲取的氧氣就已足夠維持牠們的活動力。然而,如果牠們變得較為活躍,例如在性行為的期間,牠們就必須要頻繁地上升到水面大口地吞嚥空氣。有的時候水螈會因為吞下太多的空氣而無法下沉回到池塘底部,此時牠們會藉著噴出氣泡來重新利用負浮力。為了呼吸而上升到水面的行為具有潛在的危險性,因為當水螈升到水面時會特別地引人注目,鳥類的掠食者像是鷺就非常有可能捕捉到牠們。水螈在特別溫暖的氣候時,高溫會使牠們的活動力提高,而當池塘中的含氧量變得非常低時也需要更加頻繁地呼吸。    蠑螈和水螈物種在世界上的精確數量尚不可知,因為新的物種隨時都被發表出來。最近的一份清單中包含了472個種,然而在十五年以前,當時已知的有尾兩生類動物只有358個種。如此大量的增加可歸咎於兩個原因:第一,未公開地區的探勘揭露出一些新的物種,特別是中美洲與南美洲地區,當地有一些非常小型的無肺螈新種被發現。第二,粒腺體以及細胞核DNA分析等最新科技的應用,一些分布寬廣的蠑螈被發現到包含數種基因上區分的型態,每一種都有清楚定義以及受到限制的範圍。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兩生類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鈍口螈(鈍口螈科)
中文名:隱鰓鯢(隱鰓鯢科)
中文名:急流螈(急流螈科)
中文名:無肺螈(無肺螈科)
中文名:洞螈、泥狗和水狗(洞螈科)
中文名:對抗天敵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