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生物
文獻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加值
教材
兩生類學習資源
蠑螈和水螈個論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動物學組
第二期計畫
台灣兩生爬蟲類知識庫子計畫
學習資源
中文名:鈍口螈(鈍口螈科)
推薦分享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e3febb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動物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黃文山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動物
描述:
簡介: 鈍口螈(mole salamander)之所以如此命名(直譯為「鼴鼠蠑螈」)是因為牠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居住在洞穴之中,除了在生殖季節會遷移到池塘交配及產卵以外很少被看見。鈍口螈僅有在北美洲才找得到,在30多個種當中多數都是陸生,但全部都有水生的幼體。牠們具有健壯的體格、寬廣的頭部及平滑、光亮的皮膚,很多還呈現出明顯、色彩鮮豔的斑紋。 在春天來臨之際,星點蠑螈會出現壯觀的生育遷移,牠們大量地聚集在池塘2-3天,在那裡進行大規模的交配。雌性會在水中產下超過200個卵,然後回歸到陸地生活,留下卵自行孵化為幼體,幼體在孵化後需要2-4個月的時間變態為成體,之後雌性會在夏天或秋天離開。至於暗斑鈍口螈(Marbled salamander)則是在秋天時於乾涸的池塘底層產卵,當卵孵化為幼體時,雌性會用自己的身體環繞著卵並保護它們直到冬天的雨水降臨。 位在北美洲某些地區不同物種族群的鈍口螈,即使已達性成熟仍保有幼體遺留的特性及型態。這種幼體遺留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墨西哥的美西螈,牠們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幼體的型態存在,但若以甲狀腺萃取物注入體內,牠們就會變態為陸生的型態。 鈍口螈中的有些幼體會出同類相食的情況,牠們以同種而較小型的幼體為食且體型會成長到相當的大。然而這樣的行為是必須付出代價的,由於同類相食的幼體會吃掉自己的同類,因此也比較容易遭受到寄生蟲的感染。 所有鈍口螈的幼體對魚類而言都是易於捕捉的獵物,而外來種魚類目前已消滅掉許多鈍口螈的族群,其他滅絕的原因則是由於棲地的破壞所致。有些物種像是加州虎螈(California tiger salamander)目前已遭受到相當嚴重的威脅。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兩生類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黃文山(年代不詳)。[中文名:鈍口螈(鈍口螈科)]。《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f/d8/2c.html(2024/01/03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f/d8/2c.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外來種
萃取物
寄生蟲
甲狀腺
秋天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中文名:山椒魚(山椒魚科)
中文名:複雜的繁殖模式
中文名:洞螈、泥狗和水狗(洞螈科)
中文名:型態與功能
中文名:陸巨螈(陸巨螈科)
中文名:分布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