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人類學
漢
客家
傳統藝術
生活技藝
飲食技藝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客家委員會
數位臺灣客家庄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名稱:阿招姐手工粄條
客語拼音:四縣:aˊzeuˊze suˋgungˊbanˋtiau(vongˇfi miˊsuˋgungˊbanˋtiauˇ
別名:王惠美手工粄條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D0-1001313-1008-000072
著作者:
普查人員:李育琴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傳統藝術
種類:生活技藝;飲食技藝
關鍵字:粄條、米食、面帕粄
描述: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面帕粄是客家人主要的米食之一,以在來米和水打成米漿後蒸熟,配上高湯與豆芽、韭菜,就是農忙時最愛吃的點心。內埔人都稱內埔老街的王林桂金為阿招姐,因此其所販售的粄條為「阿招姐手工粄條」。王林桂金的女兒王惠美民國53年(西元1964年)生,高中畢業後傳承外婆與母親的手工粄條製作,雖然銷售無法與機器製作的粄條競爭,卻是內埔唯一的手工粄條店。王惠美說,以前外婆就在家裡賣各類客家粄,後來才改專門做粄條,如此一代傳一代。
技法流派:製作粄條最重要的米漿作法,王惠美憑經驗邊磨米邊加水,看米漿濃稠度來調水的多寡,然後加入2斤地瓜粉,攪拌均勻後舀入鐵盤,然後在大鍋中用滾水蒸熟,大約蒸3分鐘即可拿起,放涼後將面帕粄取出折疊好,即可販售。王惠美每天早上3點起床準備當天提供給店家的粄條,忙到8點半開始送貨,之後休息下午再回到店內準備第二天需要的材料、收貨款等等。王惠美的粄條是內埔唯一手工製作的,其他多為批發自機器生產的廠商。內埔大約有10家粄條店是採購自她的粄條,但隨著機器生產的粄條價格戰,不少店家也改用機器生產粄條。即使如此王惠美也不會因此放掉生意,仍繼續為留下來的店家提供手工粄條。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貢獻者:
保存者名稱:王惠美
日期:
建檔日期:2010-04-16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範圍:
經度:X:120.568256
緯度:Y:22.613733
所在地:屏東縣 內埔鄉 內埔村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李育琴(2010-04-16)。[名稱:阿招姐手工粄條]。《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d/f6/2f.html(2014/09/25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d/f6/2f.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內埔
韭菜
米食
高湯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