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內埔昌黎祠

客語拼音:四縣:nui puˊcongˊliˇciiˇ(nui puˊhonˇvunˇgungˊmeu)

別名:內埔韓愈廟

名稱:內埔昌黎祠客語拼音:四縣:nui puˊcongˊliˇciiˇ(nui puˊhonˇvunˇgungˊmeu)別名:內埔韓愈廟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A2-1001313-1011-000204
著作者:
普查人員:曾麗玉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寺廟
關鍵字:韓愈、書院、
描述:
歷史沿革:內埔昌黎祠其隔鄰是天后宮,奉祀媽祖。天后宮與昌黎祠之間是觀音廳,奉祀觀世音菩薩。關於昌黎祠的創建,據鍾國珍撰之「內埔昌黎祠重建記」所記,內埔地區的客家人祖先大多來自大陸嶺南,韓愈被尊稱為「嶺南師表」。他關心民眾,任上提倡儒教、大力興學,對地方貢獻很大,清嘉慶8年(西元1803年)六堆副總理鍾麟江發起興建天后宮時,也提議在旁邊興建昌黎祠。另有一文獻《鳳山縣采訪冊》指出,清道光7年(西元1827年)由「文宣王祀典會」主持人武秀才李孟樹倡建。內埔昌黎祠主祀韓文公,左祀趙德先師(韓愈在潮州當刺史的縣尉),右祀韓湘子先師(韓愈的姪孫)。六堆客家人效法韓愈在中國嶺南推動文教精神,特別聘請名師駐祠講學,六堆舉人鍾桂齡、進士邱贊臣、江昶榮等都曾在此講學,早年昌黎祠是內埔鄉的學術中心,對學風影響很大。昌黎祠於民國62年(西元1973年)由內政部列入國家三級古蹟,民國66年(西元1977年)因賽洛瑪颱風造成前殿傾圮,於是地方發起重建,組織昌黎祠重建委員會,將危殿拆下,改用鋼筋混凝土構築,但仍維持固有風格。民國70年(西元1981年)重新落成,但因未依古法重修且古物遺失,雖形體依舊仍遭內政部廢除國家古蹟資格。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0-08-07
創建年代-年份:清嘉慶 8年
創建年代-西元:1803年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關聯: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內埔昌黎祠沿革誌
範圍:
所在地:屏東縣 內埔鄉 內田村
經度:X:120.566598
緯度:Y:22.613408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