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後庄新伯公

客語拼音:海陸:heu+ zongˋsinˋbag gungˋ(fug ded giungˋ)

別名:福德祠

名稱:後庄新伯公客語拼音:海陸:heu+ zongˋsinˋbag gungˋ(fug ded giungˋ)別名:福德祠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A2-1000311-1012-000098
著作者:
普查人員:姜義溎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寺廟
關鍵字:後庄新伯公
描述:
歷史沿革:依碑文記載:「本福神係自蚵間國小旁之福神分來,始初三石為磊,奉於槺榔樹下。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首建以土牆廟,民國55年(西元1966年)改建以磚牆瓦宇廟,歷經多年磚瓦毀損,乃經眾信士議決由姜義錦擔任重建委員,姜義森擔任會計,葉金生、張何藤、姜丙、姜船及姜先榜擔任委員,負責募捐重建工作。於民國81年(西元1992年)農曆4月16日動工,同年10月10日安位。重建經費蒙眾信士鼎力支持與捐助,再加上民國56年(西元1967年)救濟院之祭祀榖及利息共九萬一千七百八十七元,總共募得一百八十萬八千八百八十七元,而本重建工程及雜項開支總計一百五十一萬零七百五十五元。後庄福德祠重建委員會」。據耆老述:因後庄姜家往內地遷移後,自後庄大伯公廟割香火建廟供奉。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0-05-05
創建年代-年份:清代不確定時期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關聯: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碑文記載,地方耆老姜仁山口述
範圍:
所在地:桃園縣 新屋鄉 後庄村
經度:X:121.00824
緯度:Y:24.56855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