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佃相依說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90000032015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劉魯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4)
描述:
內文:當思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可知農民之間。大有密切之利害。故利害均則寧息。利害異則反激。其由來久矣。在昔王道興、井田之制出。民耕之。民食之。其中公田入官以為稅。雖有業民、不得而主之。固無佃人之名。後世德薄。黜王制、尚霸功。廢井田。民得置產。遂造千萬世不美之頹風。而業佃從此多事。土地也。資財也。勞力也。為國家產業上三要素。其勢各有時而消。亦有時而長也。草昧初開。餱糧未備。人無隔宿之儲。徒擁萬頃之地。雖有千百農夫。亦徒喚奈何已耳。此勞力必依資財也。莫待論矣。然疏曠之地。蕪穢叢生。交通梗塞。人跡罕到。若如印度。罌粟園。南洋橡皮樹。瓜哇糖。蘭貢米。美洲棉花。巴西煙草。其需用人力。較之喜灣尤不止千萬倍。此資產者必依勞力。不亦多乎。似此則業佃之間。機關不可不聯絡也。感情不可不融和也。相依之道。不可不修也。業主恃法律。握特權。猶執有國權。而稱君主也。生殺予奪。得以自專。其行為往往踰出尋常範圍之外。而危機即伏焉。嗜利者人之常情也。錙銖必較。固屬事理之當然。而無厭誅求。尤為人道所不許。既增其租。又重其質。生活之不安定。實基於此。俄國所以有禮仁主義也。佃人租地而耕。收穫以食。所賴以仰事俯畜者。不為薄矣。正宜殫精竭力。飲水思源。無廢時。無廢地。以求農事之改良。產物之增益。斯為可耳。奈奸詭之徒。機謀百出。欺孤寡之愚蒙。竟敢強賓以壓主。恃官廳為虎倀。居然借故以強橫。舞文弄法。弊害多端。業主所以愈行刻薄也。噫、吁、利害失其均衡。則人類自生惡感。相依之道不修。業佃永無寧歲。且阻礙社會之平和也。在此。其打擊地方之經濟也。亦在此。然則業佃相依之方奚若。如勤篤之夫。何庸屢易。宜視之如家人。溫厚之主。豈可欺瞞。應戴之若父母。灌溉不備。安得專責佃人土質瘠弱。未可全諉業主。凸凹欲改造。無非協贊之方。災害要提防。悉賴萬全之策。此相依也。必如魚之傍水。必如楫之濟舟。藏道德於法律之中。雖遇盤根錯節。無不迎刃而解。人盡其力。地盡其利。衣食足則禮義興。其郅治也。不亦宜乎。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五
列傳七
列傳六
風俗志
八月十七日(西曆十月五日)
古今詩話菁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