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臣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90000032011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一肚皮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4)
描述:
內文:古有所謂心腹臣。股肱臣。社稷臣。忠臣。直臣。臣之名稱不一。類皆憂勤惕勵。心乎君國者也。但又有所謂良臣者。豈別有所懷抱歟。非也。譬之江南有桔。移植江北。則為枳。非其種之有異也。遷地而弗良者。境地之遇合不同。人臣之於君也亦然。夫臣之事君也。聖主明王以外。有遇合而出於萬難者。或則宦寺弄其權。諂諛長其惡。寵愛姬而遷帝后。嬖庶子而貶儲君。大權旁落。賄賂風行。忽而禍起蕭牆。變生肘腋。平居親近狎習之人。轉眼若不相識焉。斯時而歎國無良臣以維持者。吾不信也。或則置斯民於漠不相關也。嚴刑酷吏。慘目傷心。暴斂橫征。途窮路哭。加之力役無時。甲兵是好。固已隱然眾叛親離矣。由是弊竇叢生。奸人起釁。忽聞鼙鼓。無地藏身。斯時而歎。國無良臣以剪滅者。吾不信也。或則酒色是耽。荒淫無度。傅粉辱唐庭之戲。俯首服權倖之威。而窺竊神器者流。串通邊夷。勾連宮禁。不旋踵而奴勝於主身。罹不測。斯時而歎國無良臣以拯救者。吾不信也。若此者何也。平日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扶危定亂之臣。疏章疊上。目之朋比為姦。故預剪其羽翼。削其權炳。極之伏首哭庭。加以刀鋸鼎鑊。然死猶以屍諫。冀挽救於將來。試問此中臣子。謂之良臣。是耶。非耶。或曰所謂良臣者。必如堯舜之禹皋稷契。都俞吁咈之朝。足以當之。而吾不謂然。古來帝臣王佐。豈不樂君明臣良哉。設易地而觀之。勿論其他。即如龍逢比干。亦可為禹皋稷契。所以名稱不同者。因其境地遇合之不同自秦漢迄唐宋。以後諸名臣傳。讀之不禁握腕而大息也。心腹臣。股肱臣。社稷臣。忠臣。直臣。皆可稱為良臣也。吾願後人論古。當求之跡象之外。原其心與所處之地為何若。庶不負古名臣之精神意氣。亦不負論人者之能鑒古觀今。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古今詩話菁華
宗教志
軍備志
教育志
風俗志
田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