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漢學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51010103063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楊建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1)
描述:
內文:維持漢學策 臺 南楊建 嗚呼。時至今日。廢漢學之聲。喧傳遐邇。維持漢學之策。始自今籌。吾人於此。不勝感慨存焉。夫漢學為我邦之精華。而亦支那之國粹也。仁義禮智。忠信廉恥。大經大法。炳如日星。行之百世。而無瑕疵可議者也。我臺改隸後。凡日維新。人智之開發。福利之增進。在在經營。處處施設。實亦吾人所羨欣不置也。而獨於漢學則異是。不特無以振興之。且欲從而廢之。無他。以漢學為深奧。視漢學為具文。歐化東漸。俗尚輕浮。有以使之然耳。雖然日支親善。已成口實。發展南洋。聲又入耳。支那漢學立國也。南洋華僑居多。無漢學。何以通情意。達交情。是漢學為日支親善之門路。而亦發展南洋之捷徑也。夫如是、漢學其可廢乎。其可不維持乎。然則維持之策維。何請略陳之。 一振興書房。今日公學校之漢文科。經多廢止矣。所未廢之處。亦僅為隨意科而已。隨意科云者。教授與否。悉聽教師之意也。然一曝十寒。無濟於事。究不若振興書房。時間外而教授之。一補公學校之不逮。二防兒童之放縱。一舉兩得。無踰於此。蓋漢文科之廢止。當道之意。不外以漢學深奧。教授僅一小時。以智識未開之兒童。非能為力。故廢之耳。非以為無益也。故今日之振興書房。當道必歡迎之此蓋就小學兒童初學入門之徑路而言也。 二漢學研究會。青年之具有相當學力者。不使之及早進益。則咀嚼未化。一知半解。如絲不斷之漢學。必至漸廢。故宜盛設研究會。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俾資教益。互相研究。則漢學可興。吾道庶幾有賴矣。 三漢文獎勵會。漢學妙奧。未至豁然貫通。或作或輟。比比然也。故宜設機關以獎勵之。俾其觀感。如貴社每月課題。優者償之。劣者正之。則熱心興。進益速。亦何有學力之不進哉。漢學之興。實基於此。然此固須費用。必宜群策群力以當之。庶有濟事負吾道之責者。其亦繼起之乎。企予望之。外此則卿黨互相提撕。友朋互相策勵。個個有漢學思想。處處有漢學鼓吹。如是、則漢學之不能維持者。吾未敢信也。嗟乎。漢學之衰。于茲極矣。故稍有人心者。莫不惄然憂之。僕雖譾陋。然亦漢學一分子。爰敢聊陳三策。以效愚者千慮一得。當否固不敢知。然於漢學之維持策。亦未必無小補云。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1月1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城池志
下龍門臨伊水
宗教志
清同治十二年,林淵源、蔡德芳奉憲采訪...
疆域志
軍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