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破除迷信議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51010103061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王則修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1)
描述:
內文:破除迷信議 臺南王則修 今夫天地間世世物物。皆鬼神也。鬼神之事。可敬而不可狎。鬼神之物。可遠而不可親。狎與親。即迷信之所由起也。是故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又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誠怨啟後世迷信之端。即以開後人僭越之漸。故特以敬之者示其誠。而以遠之者遏其慾。其於破除之方。實具有微意焉。夫以五方之風氣不同。俗尚各異。即迷信亦因之而殊。無論北方之人尚鬼。南方之人尚巫。特就臺灣之迷信於鬼神者論之。而欲打破其迷關。拔除其愚信者。厥有兩端。一曰正蒙養以植其基。二日興教育以善其後。何謂正蒙養。人當幼稚之初。智識未開。若怵之以神。驚之以鬼。最易入其腦海之中。腦海一入。即搖而不可動。故迷信之事。由此而基。必也教之以孝悌。教之以忠信。謂某也孝悌。某也忠信。生則為人。死則為神。鬼神聰明正直而一。不可以非分求。亦不可以諂瀆祀。禱而有靈。鬼神不任其功。禱而無靈。鬼神不任其咎。蓋鬼神自尊。而人自瀆。鬼神雖能禍福。人鬼神斷不敢妄為禍福人也。如此百端開導。而迷信何自昉乎。所謂植其基者此也。何謂興教育。人之迷惑於鬼神者。大抵由於不學無術。理未明故心易惑也。若使之入孔孟之門。服先王之道。將神降石言。明知其妄。豕唬蛇鬥。力辨其非。泰山之旅。知季氏之僭踰。大蔡之居。識文仲之不智。既於古人之迷信者。明辨其是非。豈於今人之迷信者。浮沈於流俗。由是剖陰陽二氣之理。辨析必精。參鬼神造化之功。幾微必燭。理之徹者惑胥捐。信之而已。迷於何有。 讀韓愈迎佛骨之諫章。愈以破其深迷之肯竅者也。所謂善其後者此也。夫如是少而父兄之教。早杜迷關。長而師保之臨。打開迷網。將見知書識理。學究天人。不但於鬼神之事。迷信無聞。舉凡百有類於鬼神。而為理之不可信者而信之。皆迷信類也。皆破除之務盡也。夫鬼神其小焉者也。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1月1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王則修(大正8年1月1日)。[破除迷信議]。《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0/46.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0/46.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鬼神
韓愈
迷信
天人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詩意
外交志
軍備志
建國紀
開闢紀
經營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