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510000030677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郭朝成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1)
描述:
內文:人才培養策 郭朝成 竊謂人才之消長。國家之盛衰繫焉。有國者苟欲挽弱為強。轉貧為富。舍人才其誰與歸。抑知古今人才一也。周之人才出於學。漢之人才出於吏。唐宋以來人才出於科目。人才之變法。隨時勢而轉移。宏惟我帝國。步武西法。數十年來。人才輩出。後先繼起。或以文學。或以武備。或以經濟。或以格致。皆卓然特出。著名當世。雖由運會之興。實由培養之厚耳。夫事必先豫而後乃有備。人必先養而後得通才。倘不養于平日。而欲招致於臨時。吾知空山草茅之中。必無物色之可求。故培養人才。為當今之急務也。不揣冒昧。敢就管見所及。妄陳數策。臚列于左。 一家庭之教育。人當幼徲之時。其瞻依於膝下者居多。凡一舉一動。莫不觀型於父母。而為父母者。自宜廉潔正直。教以義方。俾子女耳濡目染。而為範圍不過。曲成不遺之人。倘為父母者。品行不端。為奸為宄。郤子女之無誑。而正誼明道可得乎。昔孟母擇鄰而居。斷機以教。竇鈞義方是訓。五子齋榮。何莫非家庭之善教。所推所致。華盛頓幼時。人贈一小斧。欲試其利鈍。而砍乃父所植之櫻桃。迨其父回家。見櫻桃被砍。厲聲曰。孰砍我櫻桃。華氏直認不諱。謂其父曰。小兒所砍。其父撫其首曰。我兒不欺。實為可嘉。此數人者。嘖嘖人口。或為百世師。或為大偉人。其造就之功。實以家庭為最。 二學校教育。學校乃啟發人智。培植人才。為士子進身之地。是以古者家有塾。黨有庠。鄉有序。國有學。自八歲入小學。至十五而入大學。法至善也。當今學校林立。課程之美備。遠勝於古昔。夫學校之設。非第補家庭訓誨之不逮。亦足見國家樂育之兼全。伊古以來。吉人譪譪。髦士莪莪。舉可作腹心干城之寄。具鹽梅舟楫之材。未始非學校教化所由致也。鄙人深望操教鞭者。有栽培之銳心。又深望沐教澤者。有涵養之學力。師生共勉。行見人才之濟濟。昔新島約翰。自美歸國。不慕仕宦之榮。俸祿之厚。自學校親操木鐸。循循善誘。見有頑懦之徒。則流涕教之。無論賢愚。皆感其德。悔改前非。勉強力學。而為成德達才之士。以裨益於國家社會。 三政府資助。夫普天之下。萬民之眾。何處不生良才。第恐有才而無力可栽培。則頹然廢耳。譬如參天大木。而不需培植。將何能成樑棟耶。本島人士。非無聰穎之子弟。欲求一器識恢宏者。亦寥寥無幾。此無他。資財有限也。當今文明進步。物品高昂。學費亦與時而俱進。富家子弟。學費雖有餘。奈秉質不皆聰慧。而貧家子弟。秉質雖有聰慧。惜學費有缺。不能受高等之教育。當茲朝庭需才孔亟。所願當道者。鼓勵子弟。以期專心向學。或請政府資助派遣。俊秀之子弟。留學內外。他日學成而歸畀。其仔肩大任。庶可為國家慶得人也。即如林本原某君。每年助留學生之費。亦培人才之善策也。特恐不能普及耳。 四青年會薰陶。國家之隆替。視乎社會。尤視乎青年。今日之青年。即將來之碩彥。苟不立會以薰陶之。恐智識未充慣習易染。或被誘惑而變為惡。孔子曰。性相近。習相遠也。孟子曰。物交物則引之而已。是故青年會不可不設也。青年會之用意。以體育智育德育為宗旨。養人精氣。瀹人性靈。敦人品行。無非欲使青年去其舊染之污。而復其固有之善。以成完全之人格。大用則大效。小用則小效。培養之策。其在斯乎。某也不敏。敢以質諸高明者。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維持漢學策
臺語考釋
農業志
列傳五
古今詩話菁華(五)
典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