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51000003067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陳梅峰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1)
描述:
內文:人才培養策 澎湖陳梅峰 嘗謂國家之於人才。猶人體之於精神。苟精神不具。雖飢餐飽游。亦行尸走肉已耳。欲國家之振興無當也。是必有以培養之。培養必如器物之於雕琢。苟殖琢不力。則徒具形質。濫窳無用。欲給人世之需求不得也。請為臚列問答以為培養之取資焉。其策如下。 其一謂現今公學校林立。德育智育體育各科學。綱舉目張。他日由近及遠。偏地設立。已足為培養之機關。且漢文既廢。則吾輩雖殷殷擘劃。亦似無從著手為培養。曰否。為此言者。其亦因噎廢食。拘虛未化之見解耳。夫公學校之廢漢文。原為時間短少。雖教亦未甚得力。非漢文之有防害。亦非禁私塾之不許設。且私塾早晚教授之時間。與公學校原不衝突。誠能各處設立私塾。為未及年者家庭之教育。且可為公校不能收容者之後援。矧讀漢文以為基礎。入校則事半功倍。漢文與和文。互相裨益。一如輔車之相依。則人才濟濟無難輩出矣。是立私塾以培養者其策一。 其二謂現今卒業生。年盛一年。卒業之後。或入海軍為職工。或充銀行郵局為雇員。且或佐農會製糖為技手。更上焉為教員。為通譯。為醫師。至下亦入各官衙為給仕。是人才各得其所。又何必需培養為後圖。曰否。此亦少見多怪。睹駱駝以為馬痌背耳。夫國家需才。各就其所學之程度。以為任用之階級。我台由公校而尋常而高等。且或留學於內地者。已不尟其人。若寒素之家。有志未逮。不無向隅之泣。則人才為之屈抑不少矣。惟能於群策群力。各莊社置有興學之公租。各家族。置有獎學之義。以為一切無力者之補助。誠如此鼓勵。則學成問世。大用小效。小用大效。且異日得由殖民而進為國民。則小而町村市長。大則郡區民政。亦無難層累而上。矧目下代議需才。內務需才。外交亦需才。即疇昔維新諸元勳。即今講和尊俎折衝諸大使。亦孰非人材之卓卓者。是由卒業以培養者其策 二。 其三謂現今新學勃興。幾如雨後之春筍。而舊學則如秋來梧桐。日就剝落。且歐風美雨。日見東漸。尤為舊學之巨敵。間縱有矯矯不群。立說甚高。而皆難見於實行。則舊學至此。亦惟聽其自廢自興已耳。又何必藉培養為獎勵。曰否。此亦黃老清淨之說。不根之陳言耳。夫藥性之緩急。原有溫涼之奏效。誠以人才果用得其宜。則新舊俱可相助為理。況西洋之藝術。非必常勝於亞東之德道。試觀今之文明碩望者。各廳俱採用為名譽職。為四民之表率。誠能當此敬業樂群。或締詩會。或結文社以為新學昇之先導。而當局者或月有課焉。或年一課焉。如曩日之養老揚文等。下詢芻蕘。亦為輶軒採風問俗之一助。誠如此。則人材爭自濯磨。而我東洋之國粹無難長保矣。是就舊學以培養者其策三。 然要而言之。國無論東西。人無分少壯。苟培植得宜。教養有方。則菁莪造士。棫樸作人。皆可為國家之棟梁。以佐治世之鴻模。不然。居今之世。而欲以清靜為主旨。卉衣穴處。效太古之風。曰無為亦足為治焉。則獉獉狉狉。如南洋各島國。及南北阿墨利加皆已然之覆轍也。我台可不引為殷鑒。而為培養於致意也乎。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宗教志
虞衡志
五桂嶺石壁肖像
宗教志
東西科學考證(講演稿)
列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