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墨為學派說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40000017880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雅堂文集
描述:
內文: 墨子既棄姓矣,何以謂墨?曰:「墨為學派之號,而非姓氏之稱也。」何以言之?墨子固自言之。〈小取篇〉曰:「墨者有以此而非之,無也故焉。」又曰:「墨者有以此而非之,無也故焉。」此兩墨者,則學派之號,而非姓氏之稱也。顧非獨墨子言之,而孟子亦言之。孟子為抨擊墨子之人,而曰:「墨者夷之」,又曰:「墨者之治喪也」(滕文公上)。所謂墨者,則學派之號,而非姓氏之稱也。 且非獨孟子言之,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亦言之。是四者,皆戰國之通人以評論學術者也。莊子之言曰:「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相裏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己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天下篇)。所謂後世之墨、南方之墨,所謂別墨,皆學派之號,而非姓氏之稱也。 荀子之言曰:「故墨術誠行,則天下尚儉而彌貧,非攻而日爭,勞苦頓萃而愈無功,愀然憂戚,非樂而日不和」(富國篇)。所謂墨術,則學派之號,而非姓氏之稱也。 韓非子曰:「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墨子之死也,有相裏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雜為三」(顯學篇)。所謂相裏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皆學派之號,而非姓氏之稱也。 呂氏春秋曰:「孟勝為墨者?子 ,善荊之陽城君,令守於國。荊王薨,群臣攻吳起於喪所,陽城君與焉,荊罪之。陽城君走,荊收其國。」孟勝曰:「受人之國而力不能禁,不能死,不可。弟子徐弱諫曰:死而有益陽城君,死之可也;無益也,而絕墨者於世,不可。孟勝曰:不然。吾於陽城君,非師則友也。非友則臣也。不死,自今以來,求嚴師必不於墨者矣,求賢友必不於墨者矣,求良臣必不於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義而繼其業者也」(上德篇)。又曰:「腹黃享為墨者?子,其子殺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老矣,非有它子,寡人已令吏弗誅矣。腹黃享對曰: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此所以禁殺傷人也。王雖令吏弗誅,腹黃享不可不行墨子之道」(走私篇)。所謂墨者鉅子,則為一家宗師,而黨徒遍秦、楚,且欲以所守之義、所立之法行之天下,以昌其教,則是所謂墨者,學派之號,而非姓氏之稱也(此外如胡非子、淮南子、史記太史公自序、漢書藝文志尚多,不具引)。 然則墨子何以稱墨?《莊子.天下篇》曰:「不侈於後世,不靡於萬物,不暉 於數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墨翟、禽滑釐聞其風而說之。墨子之稱墨,則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者也。」 七國之時,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戰爭力役,民不聊生。而儒者章甫縫掖 ,從容中禮,空談仁義,無所裨益。墨子非之,故其稱道曰:「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 ,沐甚雨,櫛甚風 ,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 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天下篇)。夫墨子抱救世之志,涵仁赴義,屏斥禮文,裘褐為衣,跂蹻為服,日夜不休,勞苦為極,則墨子衣服之用墨可知矣。《呂氏春秋‧貴因篇》曰:「墨子見荊王,錦衣吹笙,因也。夫墨子尚儉,何以錦衣?墨子非樂,何以吹笙?蓋欲見荊王而說之以大道,故因於一時耳。是則墨子平日衣服之用墨可知矣。且墨子尊天明鬼,蔚為教宗,比如異域佛教比丘之緇衣 ,景教修士之黑服,抱樸守真,剋苦勵志;使人憂,使人悲,固以墨為尚也。」〈貴義篇〉曰:「子墨子北之齊,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殺黑龍於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聽,遂北至淄水,不遂而返焉。是則墨子之稱墨,不惟衣服之墨,而容貌亦墨焉。墨子,聖人也,救世為急,僕僕風塵,將使後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無胈、脛無毛相進而已矣。」是故莊周論之曰;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餘之論墨,審其意志(繩墨自矯)考其衣服(裘褐為衣)察其容貌(先生之色黑),則墨為學派而非姓氏也彰彰明矣。然則墨子之棄姓為實行兼憂故,實行兼愛則以捐天下之私利、求人類之幸福,宜其為一世之宗,歷二千二百餘年而道將顯也。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雅堂(1991)。[墨為學派說]。《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6/78.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6/78.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莊子天下篇
呂氏春秋
韓非子
天下篇
淮南子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附錄 槱兒遊頤和園筆記
埔里社(第十)〔志〕
列傳四
澎湖處大海之中
獨立紀
外交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