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列傳四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3000002226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通史
描述:
內文:許尚、楊良斌列傳 鳳山處郡治之南,俗浮民驁,號稱難治。道光四年夏五月,打鼓山鳴,竹生華,七月逢閏,愚氓以為亂兆,訛言四起;草澤不逞之徒,遂出劫掠。署鳳山知縣劉功傑銳意捕盜,盡置於法。群盜聚語,共推許尚為首。尚廣安莊人,販檳榔。為鄉保告發,懼捕走匿,而群盜適謀起事。十月朔,尚與所善楊良斌、蔡雙弼、張阿來、高烏紫、王曾等密議,期以十一日襲下淡水縣丞衙門,次攻鳳治;然苦無資,乃劫富戶。一時閤屬騷動 。知府方傳穟聞盜,飭縣嚴捕。尚適在莊人劉黃中之家。黃中聞官令,勸勿出。功傑捕不得,焚其居。跡至黃中家,嚴刑以逞,遂以尚獻,械送於郡。傳穟親訊,得其狀,言於鎮道曰:『許尚雖禽,其黨尚在。今事破,必速亂;鳳治無城,不足守。而劉令新任,參將又懦,宜早增兵防堵。且臺每有變,南北互應;今須兩路並重,方為萬全』。從之。密飭嘉、彰、淡各守吏戒嚴。未幾而楊良斌起矣。 良斌亦鳳邑人。以尚被獲,眾將散,告之曰:『今散則力弱,合則勢強。鳳治雖有兵,攻之易破。吾願為先驅』。皆曰:『可』。乃入鳳梨山,造刀仗旗幟,使屯番潘老通向其舅潘巴能借,卜日誓眾,分為二。良斌自為元帥,以林溪為軍師,王曾為都督,領紅旗隊;李川、鄭榮春為正、副先鋒,領烏旗隊。餘各為股首,分募徒卒。約以二十四夜襲埤頭。埤頭,鳳山新治也,舊治在興隆里,林爽文之役被燬,乃移此。郡吏慮其易失,以同知杜紹祁、縣丞丁嘉植、都司翁朝龍率兵二百守之。良斌既約期舉兵,又遣徐紅柑自臺邑、沈古老自嘉義,各舉應。別命吳賜入郡,偵舉動。二十一日,林溪至埤頭,市五色綢製旗。溪故縣役,城吏所謀莫不知。歸家,使人肩綢入山,己將飯而後行。母詰之,具以告。母懼誅自首,遂獲溪下獄。良斌聞,不待眾集,二十二夜,率數百人,分西此兩路而往。途次,破苦棟門汛,殺汛兵,斬竹圍入。城中戒備。紹祁、功傑偕守縣署,朝龍、嘉植守義倉。良斌攻之,朝龍迎擊。而別隊已斬縣署木柵,為鄉勇 擊退。翌日,朝龍移守火藥局,文武隨至。住民恐,各走避。無賴從而掠奪,一城鼎沸。塘兵被殺,文報不通。二十三日夜半,郡中始聞警,文武會議。檄城守左營及安平水師駐守,署總兵趙裕福率中營游擊楊傑督師往,傳穟從,斬許尚而行。郡中亦訛言亂事,人心震駭。紳士韓高揚、黃化鯉入見傳穟,請方略。傳穟曰;『鳳治距郡城百里,朝發夕至。今賊氛惡,雖退必進。郡城為全臺根本,君等其協力守之』。乃修築城垣,以兩日夜而竣。各街皆設柵自衛。別以精兵三百,環城巡視。又檄安平副將,以水師六百駐西城外之老古石街。或請嚴扃城門,傳穟不可,曰:『南路難民避亂至者,日數百人。若城門一閉,則北路以為郡城被困,將乘勢而起』。二十四日,鎮兵南下,明日傳穟以兵勇四百繼之,次阿公店,為鳳治通府要途,留所部二百駐防,使訓導謝代壎率之。二十六日,至埤頭。撤功傑,以紹祁任知縣。裕福亦以朝龍為南路營參將。傳穟督民夫補竹圍、拓深溝,嚴守備;通飭各莊緝捕。而縣役多與事,紹祁悉赦之,故無患。 初,良斌退駐鳳梨山,樹旗糾眾,勢復振。裕福至鳳,以眾多地險,未敢遽伐。既而兵勇續至,各莊亦受約束;嘉義會黨越山南下,為官軍所扼,不得至;吳賜至郡,被殺;新授臺灣鎮總兵蔡萬齡至,人心稍定。良斌知事敗,不可為,遂散其黨,各歸去。官軍至,破之。王曾、李川、蔡雙弼等皆被捕,斬於軍前。良斌自駕小舟入海,至彰化,為知縣李振青所獲,解郡戮之。南路平。奏入,下旨嘉賚,自鎮道以下皆從優議敘。 明年,乃建鳳山縣城於舊治。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雅堂(1991)。[列傳四]。《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5/fc.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5/fc.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臺灣鎮
阿公店
林爽文
火藥局
楊傑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藝文志
典禮志
臺灣孝節錄
中外古今變故書述□日儒
入毓粹門
附錄:治臺必告錄請卹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