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志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3000001936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通史
描述:
內文:臺南府領縣四:曰安平,曰嘉義,曰鳳山,曰恆春;廳一:曰澎湖。   安平縣   安平為全臺首善之地,開闢最早。荷蘭之時,築壘於赤崁社,臺人謂之赤崁樓,則今之縣治也。而臺灣府志以為臺灣建屋多用赤瓦,水濱高處,閩人曰墈,訛為崁,故與安平城俱稱赤崁。乾隆十年,巡臺御史范咸作赤瓦歌,其自序云:『臺人屋瓦皆赤,下至牆垣,此赤崁城之所由名也』。如志所言,拘泥文字,此與解釋臺灣之說相似。夫臺灣原作「埋冤」,漳、泉之音也,故或曰「臺員」,或曰「大灣」。而府志乃謂「荷人建城,制若崇臺,海濱水曲曰灣,又泊舟處亦謂之灣,此臺灣所由名也」;言之誤謬,余已論之。夫赤崁為番社之名,固無庸諱。稗海紀游謂明會典太監王三保赴西洋水程,有「赤崁取水」一語,是赤崁固土番之部落,其井尚存,為最古之跡矣。延平郡王克臺之後,建承天府,置天興、萬年二縣,改一鯤身為安平鎮。安平為泉州安海之名,延平起師之地也;入臺之後,移置於此。又建桔秩門,以存故土之念。而安平城或稱王城,赤崁樓乃為承天府矣。清人得臺,建臺灣府,領縣三,以臺灣縣為附郭。二百餘年,文化日啟,制度典章,蔚為上國,信乎東南之大邑也。光緒十四年建省之後,移臺灣縣於臺中,以作會城首邑,而舊縣改名安平。又以巡撫暫駐臺北,大府初建,冠蓋雲從,仕宦之 徒,爭趨利祿,而臺南乃日退矣。縣之疆域本窄,東負群山,氣象雄偉,羅漢外門實當其衝,故前設縣丞以治之,今已裁。山之土番悉已歸化,其近郭者且同漢人。故他縣尚須防撫,而安邑早敉矣。治西六里有安平鎮,前阻大海,非舟莫濟,今已淤為大道,車馬可以往來。舊志謂臺江汪洋,可泊千艘。臺江為安平鎮之內海,則今之魚塭。道光二年,夏秋淫雨,兼旬不霽,曾文、灣裏各溪之水,淜漲而出,塗泥歸虛,積為平陸,而滄海變為桑田矣。安平鎮之左為鯤身,右為菅仔埔,其西則鹿耳門,風濤噴薄,夙稱天險。荷蘭鄭氏之時,均築臺,守海道。今亦半沉,僅存沙汕,巨舟不能入,其大者須泊四草湖。夫安平鎮為互市之口,駐領事,設海關,以振興貿易,故臺南商務冠全臺,猶不失為富庶也。唯南至二層行溪與鳳山界,北至曾文溪與嘉義鄰,相距不逮五十里,而土尚膏腴,人懷禮義,士遊於庠,農歌於野,商勉於廛,工集於肆,喬木之思,尚足起後人之感,況於古都舊邑乎。生斯土者,能不葆而愛之歟!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古今詩話菁華(四)
臺灣文社 正式成立,大會記
關征志
入毓粹門
古今詩話菁華
臺灣詩社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