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甬東太虛上人序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2000003167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佚名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  補陀在東海之中,蕞爾一隅,視泰山猶倉粟也。當舉世沈冥昏昧之初,而泰山日觀之峰鳴未鳴而見日,陽光萬道,世莫之睹;而獨顯於登峰陟巔者之前,蓋天地靈異之氣獨先也。補陀以海上孤拳,乃亦有如是大觀。所以泰山之下有聖人出,而其後賢士、異人相繼而起;補陀與大陸懸絕,則為菩薩所棲真,而其後釋子、高僧亦往往卓錫其間。顧修行者流,每每深於禪、淺於詩;天地靈異之氣,蓋猶有憾!惟太虛上人,在落伽山以禪悟詩、因詩見道,天風海濤、扶桑曙色,胥足為其禪機、詩學之助;而天地靈異之氣,乃於是焉獨全。   臺灣為海上巨島,沃野千里,吞雲夢者八、九;而海中見日,則殊後於眇小補陀之山。雖玉山之高為東瀛洲之表,而遠在深山窮谷之中,佛跡不到;無由登其頂以望扶桑之景,而較泰山見景之遲速。故臺灣風氣,往往後於中華;浩劫之來,則常先乎世界。救世之人物不毓,於釋氏乎何尤!去年臺中開靈山大會,恨無曹溪臨濟之徒,乃不得不往請補陀高僧──若太虛師者以振梵門之唄;而上人嗜海外之奇、憫溺人之苦,亦遂忻攜寶筏而來。余聞其風而未之晤,而姑寄詩效香山於滿師之託;乃上人得余詩,而若沆瀣磁鐵之投,由臺灣以遊日本、由日本以返吳淞,手余詩於航頭以與海月、濤聲相贈答。既而介余詩於中華碩儒,不以今之詩人目余,而且以海外遺逸目余;夫非深於禪、復深於詩者,烏能有此乎!上人精耽禪悅,勇於救時;故凡有益於人之事,知無不為。所著《昧盦詩集》,畸人雅士以下至士大夫,群為之序而為之傳。   上人在儒界則贊成中華學會,在釋界則宏開佛教大學堂;脆與之懷,夫豈尋常緇流之比哉!自古卓行高僧,往往遺世而忘世,故達摩面壁十年、維摩示疾一室。其有心於世者,若釋志公、佛圖澄、鳩摩羅什、邱處機,又往往施神通以與人家國;至其甚,則劉太保、姚太師之號黼黻山門,不免反為藏春清淨之累。若太虛上人之遺世而不忘世、救時而不隨時,其免於此累夫!   吾聞羅浮之山有子日之亭,亦雞未鳴而見日;顧其椒自葛、鮑之後,為神仙之鄉。上人好遊,曷不宏宗風於彼都而解脫一切,哦詩其間;雖未至於泰山,亦足以豪矣!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教育志
詩意
經營紀
藝文志
商務志
風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