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詩草序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400000019626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李魚叔
主題與關鍵字:
太岳詩草
描述:
內文:詩以忠愛為體,興觀群怨為用,自來言詩者,毋或踰焉。設當宗國淪喪,茹痛苞桑,文字語言,動干厲禁。於斯時也,而詩之效亦愈彰。彼夫殷墟麥秀之吟,鍾儀南冠之奏,雖復煩冤沉菀,感刻成詞,然語近情遙,不為激烈,若此之類,或每每不挂邏者耳目,用是稍抒孤憤,藉申繾綣之思。若其懷清履潔,志節挺挺,毋少屈撓,誠足爭光日月,作式來葉,而椎秦復楚之業,遂亦得肇端觀成於茲,是則詩之以興觀群怨為用者,又孰大於此哉。當清之末季,割讓臺灣,臺人奮起不屈,一時志士,以詩人為最多。如謝頌臣林癡仙林幼春及莊太岳諸先生皆是也。漁獲交太岳先生之令子幼岳,因得詳悉先生家世,盡讀其所為詩。歲戊申,幼岳寫定全集付刊,屬為之序。先生當臺灣亂後,常與頌臣幼春蔣渭水及弟垂勝等,相聚圖興復,及渭水死義,先生為詩哭之至痛,又與癡仙交莫逆,相往復獻酬亦甚多,所屬句如「遑遑浮海心逾壯,敝敝移山力易窮」之類,略窺艱貞之境,至稍後知其事不可復為,則云「百憂侵獨夜,一醉了中秋」,「貞士姓名今栗里,酒人魂魄古琴臺」,皆淒哽不可卒聞。大抵先生之詩,清健沉鬱,風調類南宋人,怨悱之情,一一傳諸篇什,初若無可遏抑,終則深制凝斂,如微風度簫,而忠憤耿耿,悉在耳目,使人低徊往復,挹之無盡。夫詩者性情之事,志之所之則為辭,辭之美者不盡傳,志之正者無不傳也。先生之世在矣,其志其事,將永永為風人嗟慕,即尚論所作,亦終為臺灣堂堂一代之詩,足以障橫流而支人極,其傳世復何疑乎。漁以逋客,得序先生之詩,幸隸姓名於畸人節士之後,又何幸也。 中華民國五十七年九月湘潭後學李漁叔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2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下龍門臨伊水
入毓粹門
藝文志
古今詩話菁華(四)
宗教志
農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