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午自羅星塔馬尾江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917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是午自羅星塔馬尾江,乘數百頓小火輪向南臺江,先過鼓山,馬尾江兩岸皆山,而鼓山特著,鼓山在東北岸,其對岸羅星山上,即船政廠,少年應試,火舟阻風,曾寓於船廠下酒樓,飽嘗山水之勝,鼓山與旗山,又夾洪塘江對峙,旗山在洪塘四都,街市亦盛,峰傾斜如旗,有第一峰、勾漏洞、仙 人石各巖壑之勝。鼓山在洪塘江東,倚江面海,有最著為屴崱峰,高據山顛,俗稱大頂,次有喝水巖、靈雲洞、獅子峰、乘雲嶺、小頂峰、浴鳳池諸勝,山中寺院,偉大過於江浙大寺,山亦不減太湖穹窿山,余少年曾由陸路往遊,山高十四里,周四十里,登山有石磴,有湧泉寺,今美國在臨海山麓設學校,乘舟從此度山橋,即有轎可僱,山頂石形如鼓,石壁鐫「天風海濤」大字,朱子蹟也。鼓山東有平山,為宋幼帝避元駐兵處,晉郭景純稱左旗右鼓,全閩二絕,惜舊遊佳處,不及備載,江上望之,蒼蒼不盡。 過鼓山,即見左右二洪流,波痕漫衍,注入馬尾江,其左來者陶江,即瀨江,右來者洪江,即洪塘江也,二江之上流為峽江(或呼白沙渡),上為建江,上源自浙江界合浦城水為浦溪,自江西界合崇安水,又合武夷九曲水(九大曲、三十六高峰、七十二巖,上豐下歛,奇秀萬變,大百二十里,高五千餘尺,可以肩隨太湖,俯視西湖,第一曲天柱峰、慢亭峰,二曲玉女峰,三曲小藏峰,四曲大藏峰,有小九曲、五曲為山水縈抱處,有仙掌峰、接?峰,六曲天游峰,七曲三仰峰,八曲三教峰,九曲寒巖靈峰,山之精華在各曲,南而一曲,北有水簾洞。),為崇溪,過建陽、建寧亦稱建溪,至延平府劍鎮劍津,會西北來邵武府之富屯溪,及金溪,西南來汀州府之沙溪,是為劍溪,其流洪大,東南過尤溪口,折 東北,合福州府水,共五郡水為閩江(亦曰建江),為峽江,再東過白沙驛分二派,一東歷侯官界芋原鎮,為洪塘江,一西南經永福界方山北,為陶江,二江至此注入馬尾江,馬尾舊稱馬頭江,過馬尾即南臺江(小火舟約共行一點),小舟可至街中橋下,火艇在馬頭起步,猶見萬室鱗次,四水環流,而昔之舟檣林立、貨賄山積者,今已零落矣。三十年前,自城中鼓樓下街,肩摩轂擊,出南門至南臺,茶亭酒館市店相續,固不知其為城外也。南臺有三橋,一萬壽橋,近萬壽街,今 稱大橋,?二丈,長五百餘步,橫跨南臺江,一江南橋,在鹽倉前,近中洲街,又名中洲橋,闊丈餘,長百六十步,一沙合橋,在中亭街,又名小橋,長大次於倉前橋,余歷行觀音井龍江街,過數大街,復繞出街至海關口,僱小舟泛至倉前嶺登陸,其地始寬曠,有林樹,有洋樓,亦有英租界,復行倉前橋步過大橋,各橋梁欄及柱,皆大石,日色尚未晚,循至城下始回車。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天山賦並序
軍備志
古今詩話菁華(二)
附錄 槱兒遊蘆溝橋筆記
雲林寺
列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