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鏡湖之西向東行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905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自鏡湖之西向東行,一路或闊如水,或狹如溪,兩岸多平田,夜裏時過村鎮,問錢清堰,舟子不知也。十四旦天甫微白,他?工起踐更,曰至東湖頭矣,余衝寒登岸,岸上亭院連?,岸後又有湖,岸東有街,岸西有寺,遠近多起木魚聲,水鳥亦拍拍有聲,賀監之宅,久已為寺,隔溪者當是,岸中有稷廬,門對稷山,《續漢志》謂稷山為勾踐齋戒臺,《吳越春秋》謂其海中徒來,名怪山,亦勾踐種菜處,山頗不小,相去可二十餘里,涵以湖光,明麗若連衡,稷廬門開,僧灝投以刺,引入觀,園亭相續,中圈湖為放生池,池中又三亭,圍碧闌干,池畔有山高十餘丈,長二里餘, 上有草木,下有石壁,俯臨湖水,稱小稷山,稷廬雖在水中,饒有樓閣,其亭榭自樓外間續縱列,中聳高大石橋,橋下通湖,又橫二石橋,旁通池上亭,由亭渡水至小稷山下,蕭然有塵外意,其地為光緒乙巳故陶濬宣建,自記為淵明後人也。放翁泛湖至東鏡寺云:「湖光分別浦,嶺路過前村。」又有東湖新竹詩謂:「養成寒碧映淪漪」者,當亦近此。 自鏡湖東倒向南行,曙色初明,曉煙淡裊,山如新沐,水如拭鏡,一路遠峰近壑,隨舟曲折,不多時轉入若耶溪,即西施浣紗采蓮處,李白詩子夜歌,所謂「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五 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又即允常聘歐治子鑄劍處,近溪有赤堇山,《吳越春秋》所謂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谿,涸而出銅,越勾踐投醪之河,漢鄭弘沉釀之川,嚴將軍(元鼎末)出戈船之水,胥此溪也,溪長三十五里,在會稽山東,對雲門山水,出若耶山,入於鏡湖,中有樵風涇,即神人報鄭弘薪舟,朝南風暮北風處,余謂鄭弘後為太守,且致隨車雨,不獨隨舟風矣。溪畔山色,頻入船窗,坐舟看山,為鏡湖道絕佳境,惟不不及西湖隨處可登山耳。古時若耶溪,蓋統長湖名之,其長十倍於是,行若耶溪十多里,舟至廟湖,望見禹陵山、禹王廟,湖以廟名也。 禹陵山,即會稽山,雖無嶽山之高,而有嶽山之大,《周禮》 職方氏,所謂東南揚州,其山鎮曰會稽也,禹會諸侯會計于此,故山之西北,稱塗山,為四塗山之一,??二郡五縣,周四百餘里,《水經注》謂長湖南有覆 山,周五百里,北連鼓吹山,西枕長溪,下注長湖,今鏡湖無此山,蓋即會稽山之一支,酈氏所不到,故言之不合,所謂長溪,當即若耶,不然,湖有三十六源也,古名防山,亦名苗山,又稱茅山,《水經注》引《越絕》云棟山,棟猶鎮也,故迤南稱南鎮山,禹陵山又有禹穴,即宛委山,為太史公上會稽探禹穴處。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五
盛京賦
外交志
入毓粹門
虞衡志
關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