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八月二十日九點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733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八月二十日九點。郡人梁鴻卓字稼西上舍。為向京口船課局借到救生船大舸。梁君為鎮海倪軼池詞老之詩友。救生船或稱紅船。設局又在焦山。所以救渡江之覆溺者。是日泛至江心八九里。泊焦山下。登岸即為定慧寺。寺大?焦山麓。南北嶙峋。所謂山裏寺者。余見之。反似寺裏山也。曲折不及金山寺。而規模之廣無遜色。或謂寺建自東漢。余閱焦山及寺。處處以焦先為古蹟。自是創在三國後。寺門聳立三詔坊。焦先事左右 並立御碑亭。刻高宗七古二篇。具有筆意。前殿大殿。金光佛像與金山同。大殿西偏有伽藍殿。及關帝廟。其間置瘞鶴銘亭。銘為華陽真逸撰。上皇山樵書。又有逸少二字。故宋人謂為右軍筆勢。又謂為魯公書法。後人則證為陶貞白。又或證為顧逋翁。最後則因皮襲美一字逸少。斷為皮日休。然此銘與天發神讖。並稱古隸。皮日休不聞工隸缺疑可也。銘初落在山下江壑。康熙時陳滄洲移此建亭。本裂為四。 今燬而五。字多漫滅。殿後為枕江閣。濤聲洪流。收攬無盡。彭剛直巡閱長江時。休憩於此。故後樓為其退思齋。亦稱彭公閣。前明楊忠愍椒山。亦曾寓焉。殿右為松寥竹塢。有高宗署字。塢實一堂。堂上左畔貯諸葛銅鼓。周宣銅鼎。鼓面徑二尺餘。高稱是。鼎大亞之。亦稱無專鼎。池北偶談。記其高一尺三寸二分。足六寸一分。腹徑尺五寸八分。口徑尺四寸五分。故京口勢家物。嚴嵩構而奪之。嚴氏敗。歸於寺。鼓最精亮。鼎並斑 斕。堂右二石幢。刻陀羅尼經。實無足觀。石為端方所置。余問以漢定陶鼎。及秦碣石刻。僧云秦刻無之。爰捧出楊文襄一清玉帶圍。與東坡金山玉帶同式。亦皆有裝補。最後鄭重捧一鼎出。裹襲重重。發之小似宣爐。以掌衡之。三圍而已。鼎有蓋。上下各有隸字。蓋上刻隃麋定陵共廚。此字下刻橫列銅鼎一合容一斗?重十一斤共隸字十有二。銅斗鼎蓋並重十一斤隸字十五云。塢下兩璧。左嵌王文治書十四人遊山詩八石。右嵌曾燠集同時遊詩五律四石。自此右轉為枯木堂。王 漁洋詩所謂曉入枯木堂者也。堂前有古大枯樹一株。故名。堂上下壁嵌石刻。多於金山。出堂右轉。循山行。為海西庵。實焦先祠。額署漢焦隱士處。內有三詔碑石。有焦處士塑像。有仰止軒楊椒山畫像。余問三詔洞。僧人引而上山。中途見數石為宋人題名記。余惟憶得米元章陸務觀二石。向東北右旋登陟。近一里。而至洞。洞頗小。亦稱焦隱洞。室如龕。署焦氏宗祠。上一大石。圓橢古錯如蟲?。覆焦君塑像座。像戴古緇冠而鬚。 聞尚有子孫來祭拜。循洞右旋。登數百石磴。而至一亭。署碧桃灣。自灣畔望焦山下。隔水稍遠處。一拳嶼。頂純白。距離中水上尚浮有一小拳嶼。蓋即太白焦山所望松寥山。亦即孟浩詩所謂夷山近海濱而王漁洋為作海門歌。昔北江洪稚存守風山下云。焦山後有松寥二小山。境極幽邃。鷹鵰?獺。各據其一。其峰頂盡白者。蓋鷹糞所積也。余今所見純白拳嶼。當即北江所見鷹巢。徐君云俗呼亮蘿山。其最小拳嶼。當即?獺窟。丹徒志謂焦山餘支在波中曰海門山。唐人曰松寥曰夷山是也。此外別無他山矣。余去李孟千餘年。去王漁洋二百餘年。去洪稚存亦百餘年。古今喪亂不計外。近中經大亂亦且十餘年。滄桑鼎革又十餘年。而焦山景 物。尚一一可尋。可謂幸事。由碧桃灣東北。轉上石磴又數百級。至水雲深處。山門內有百壽亭。自亭望高處山廣。簷宇岧嶢。僧人曰夕陽亭連觀音閣也。上有大觀臺。過臺陟石磴盡處。舊有塔。今塔廢。置吸江亭。亭中可攬焦山全勝。余由亭下陟高徑至山巔。平坦一方。即張文襄所置?臺。大?二尊。口徑約十三寸。與南岸象山?臺隔水對峙。共扼一江。是為西?臺。而定慧寺之東。有松寥閣。有玉峰庵。自然庵。梵宇數處。 過此為東?臺。並置營房。余不及到。由西臺左旋而南下。石磴十數轉。每轉百多級。歷數層得一新立堅白亭。余以為山下矣。又數轉下數百級。乃纔及山半。正三詔洞之左。焦山雖倍大金山。然周不過四里而登臨不盡洵異境也。循路至寺前舟泊處。則山巔煙火吐空。雷聲隆隆。方鳴?祝雙十節。不啻為余送行。 京口四山。焦山為最。然亦不及象山之大。象山臨江。在北固東。不獨較大。亦較高。乃金焦北固。名流天下。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洪月樵(1993)。[八月二十日九點]。《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3/ad.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23/ad.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陀羅尼經
華陽真逸
王文治
關帝廟
洪月樵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八月十七日(西曆十月五日)
附錄 槱兒遊頤和園筆記
虞美人詠花二十韻十六首
列傳六
榷賣志
過黃河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