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之渡江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2000003272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洪月樵
主題與關鍵字:
八州遊記
描述:
內文:余之渡江。為揚州。為蜀岡。亦為平山堂也。十里珠簾。竹西歌吹。維揚繁華。雖不如昔。而樓榭之秀。橋舫之多。邑居之盛。仍是雄視江北。蜀岡在城西北八里。平遠如長城。橫?四十里。謂其地脈通蜀。號蜀岡。猶洞庭山之云通洞庭湖也。附郭無山。故以此為遊觀之所。古有城。鮑照蕪城賦所謂軸以崑岡者。岡上多建廈屋。間以寺觀。一處有觀音大寺。即名觀音山。其他亦隨處為名。岡有泉有蜀井。岡下有水通內河。岡東北抵茱萸灣。西至真州抵六合界。亦稱西山。唐 僖宗光啟三年。宣州觀察使秦彥殺高駢奪揚州。楊行密自廬州來爭揚州。軍于揚子。並西山以困之。西山即蜀岡。其時城中無食。嚙草根。咽堇泥。餓死屠割。尸血滿街。其慘甚於洪軍之陷揚州也。歐陽文忠在慶曆八年知揚州。已是太平百年之後。元氣升復。人民豐豫。故得以其時於岡上寺畔。締造偉觀。所謂平山堂者。堂實無山。而江南諸山。環拱階前。遠與堂平。故名。劉原父蘇文忠繼之。蘇則三至於堂。又得晁無咎秦少游諸名士。文采風流。 輝映淮南。以至於今。余登岡先見法淨寺。比法海寺尤雄壯。釋迦天王高大?殿梁。寺前本有塔。宋為棲靈寺。明以後為大明寺。今為法淨寺。而無塔。寺外石壁左刻淮東第一觀。右刻天下第五泉。十大字橫列兩旁。入寺一坊。署豐樂名區。取歐公滁州豐樂亭之義。與揚州又無涉。寺後一殿。右轉即至平山堂。為同治十一年定遠方濬頤重修。堂中聯扁文字。並雅觀妍美。堂後又有谷林堂。亦麗。堂前負高眺遠。遙?疊疊。近則林樹蒼蒼。 微塵不梁。果然佳景勝地。大非滄浪亭空名可比。岡下有維舟來遊者。水至岡下止。距水路不遠為玉?斜。即煬帝葬宮人處。上有戲馬臺。今為平地矣。雷塘古蹟。去此又七里。上有煬帝墓。今塘水亦湮。墓亦已夷。余在城中問雷塘。竟無知者。時已薄暮。不能久停。驅車由長春橋過葉家橋。望小虹橋迤東而回北門。未至長春橋。一路平疇綠野。蒼筤疏樹。大非城中湫隘之比。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古今詩話菁華(五)
列傳一
列傳五
教育志
鐵峰詩話
陳旭初先生輝